答刘居士诗
任昉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
高行绝俗,盛德出类。
才同文锦,学非书肆。
望之可阶,即之难至。
辍精天理,躔象少微。
人与俗异,道与人违。
庭飞熠耀,室满伊威。
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
赏析:
《答刘居士诗》是任昉回应刘居士之作,借诗阐述君子之道与自身志趣,展现独特文学魅力与思想内涵。
一、开篇立论,界定君子风范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绝俗,盛德出类。”诗开篇点明主旨,直言君子之道包含四个方面,即高尚行为越世俗,盛大德行出众群。此句简洁有力,为全诗奠定对君子高尚品格歌颂的基调,界定君子凡脱俗形象,让人对君子风范有初步认知。
二、才学兼备,凸显卓越不凡
“才同文锦,学非书肆。望之可阶,即之难至。”“才同文锦”以华丽的织锦比喻君子才华,强调其才华如锦缎般绚烂夺目。“学非书肆”表明君子学问并非如书肆般杂而无章,而是有深度、有体系。“望之可阶,即之难至”,表面似触手可及,实则难以真正企及,凸显君子才学高深,非一般人能轻易达到,侧面烘托其卓越不凡。
三、体悟天理,追求精神高远
“辍精天理,躔象少微。人与俗异,道与人违。”“辍精天理”体现君子专注于体悟天理,追求事物本质与真理,是对精神境界的不懈探索。“躔象少微”借少微星这一星象,象征君子如少微星般独特、高洁,在精神领域独树一帜。“人与俗异,道与人违”进一步强调君子与世俗之人的差异,其秉持的道与世俗观念相悖,突出君子脱世俗、坚守自我之道的特质。
四、环境烘托,强化凡脱俗
“庭飞熠耀,室满伊威。行无辙迹,理绝心机。”“庭飞熠耀,室满伊威”描绘庭院有萤火虫飞舞、屋内潮虫爬行的景象,展现环境的清幽甚至有些荒芜,暗示君子远离世俗喧嚣,安于宁静简朴生活。“行无辙迹,理绝心机”表明君子行事不留痕迹,心思不涉世俗机巧算计,进一步强化其凡脱俗形象,体现追求自然、质朴,不被世俗功利左右的境界。
五、艺术特色
结构清晰:诗歌开篇点明君子之道,随后从才学、精神追求、生活环境及行事风格等方面层层深入阐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使君子形象逐步丰满立体。
比喻象征巧妙:“才同文锦”用比喻展现君子才华,“躔象少微”以象征暗示君子精神高度,使抽象品质具象化,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
语言质朴典雅:语言质朴简洁,无过多华丽辞藻堆砌,却具典雅庄重之感,与诗歌阐述的君子之道的内涵相契合,尽显古朴文风。
……
解析: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
-解析:开宗明义,直接表明君子所遵循的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此句为全诗总起,引出下文对君子之道具体内涵的阐述,奠定了整诗探讨君子品德与行为准则的基调。
高行绝俗,盛德出类
-解析:“高行绝俗”指君子的行为举止高尚,远远越世俗之人。“绝”字强调这种越的程度,凸显君子在行为上的凡脱俗。“盛德出类”说的是君子拥有盛大、崇高的品德,在人群中出类拔萃。这两句从行为和品德两个关键方面,勾勒出君子的基本形象,展现其在道德层面的卓越不凡。
才同文锦,学非书肆
-解析:“才同文锦”运用比喻,将君子的才华比作华丽精美的织锦,形象地说明了君子才华出众,如锦缎般绚烂夺目,令人瞩目。“学非书肆”则表明君子的学问并非像书肆陈列书籍那样杂乱无章,仅追求数量而缺乏深度与体系。它强调君子做学问注重内涵、有自己的思考与钻研,并非浮于表面的博学。
望之可阶,即之难至
-解析:“望之可阶”意思是远远望去,君子的境界似乎有台阶可以攀登,给人一种可以接近、可以企及的感觉,仿佛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然而,“即之难至”话锋一转,当真正想要靠近、去达到君子的境界时,却现极其困难。这两句通过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突出了君子境界的高深,虽看似有途径可寻,但实则难以轻易抵达,侧面烘托出君子才德的卓越与非凡。
辍精天理,躔象少微
-解析:“辍精天理”中,“辍精”表示君子能够专注、深入地研究和体悟天理,即宇宙万物的根本道理和规律。体现出君子对精神层面的深度追求,不满足于表面的认知,而是致力于探究事物的本质。“躔象少微”,“躔象”原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这里可理解为天象所蕴含的寓意;“少微”是星名,在古代星象学中,少微星被视为象征处士、隐士的星宿。此句借少微星这一星象,暗示君子如同少微星般具有独特、高洁的品质,在精神追求上凡脱俗,与上天星宿的寓意相呼应,展现出君子在精神境界上的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