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
-解析:“离烛”点明这是一场在烛光下进行的离别场景。蜡烛的光辉虽然此刻明亮,可“有穷辉”表明它终会燃尽,象征着此次相聚时光的短暂,正逐渐走向尽头。与之相对的是“别念无终绪”,诗人内心的离别愁绪却像一团乱麻,毫无头绪且没有尽头。这里“有穷”与“无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有限和愁绪的无穷无尽,强烈地烘托出离别的悲伤之情,为整诗定下了沉重、哀伤的基调。
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
-解析:“歧言”指在岔路口即将分别时想要说的话,“未及申”说明话还没来得及倾诉出口。在这即将分别的关键时刻,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因时间仓促或是情绪激动等原因,无法畅快表达。然而,“离目已先举”,诗人的目光已经不由自主地朝着友人即将离去的方向看去。这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关注和不舍,在言语还未表达之前,眼神就已经泄露了内心的情感,将分别时刻那种急切与眷恋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
-解析:“揆景”本意是测度日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点明时间,暗示送别生在特定的时刻。“巫衡阿”指巫山与衡山的弯曲处,表明送别的地点在这样一个山川环绕的地方。“临风长楸浦”描绘出一幅画面:在长满楸树的水滨,诗人与友人迎着风分别。巫山、衡山这样雄伟的山川与长楸浦这样的水滨之地,为送别增添了一份壮阔又凄凉的背景。山川的宏大与离别的渺小哀伤形成鲜明对比,而风与长楸营造出的萧瑟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不舍与感伤情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
-解析:“浮云”在古诗中常象征着漂泊不定,这里用来比喻友人此去的行踪。“难嗣音”意思是难以继续传递消息,诗人担忧友人离去后,如同浮云般行踪不定,彼此之间很难再互通音信,直接表达出对与友人失去联系的深深忧虑。“徘徊怅谁与”,诗人在原地徘徊,满心惆怅,“怅”字直接抒内心的失落情绪,“谁与”则强调了诗人不知今后还能与谁相伴的孤独感,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愁绪,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依赖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解析:“傥”表示假设,如果。诗人设想倘若友人有机会经过关外的驿站,“聊访狎鸥渚”,不妨到狎鸥渚来寻访。“狎鸥渚”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宁静的地方,代表着一种闲适、美好的情境。诗人通过这样的假设,表达了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期待。在前面充满离别愁绪的氛围之后,这一句为全诗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使整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元,在忧伤之中蕴含着对未来相聚的温暖期许。
……
句译:
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离别的烛光终有燃尽之时,而离别的愁绪却绵延无尽没有头绪。
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岔路口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目光已先望向友人离去的方向。
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在测度日影的时分于巫山衡山曲折处分别,在长楸成荫的水滨临风作别。
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你如浮云般行踪不定,音信难通,我徘徊着,惆怅今后与谁相伴。
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倘若你路过关外的驿站,不妨到那狎鸥渚来寻访我。
……
全译:
离别时的蜡烛,光辉终会燃尽,离别的愁绪,却绵延无尽没有头绪。
岔路口该说的话还没来得及倾诉,目光已先望向你即将离去的方向。
在特定时分于巫山衡山的曲折处,我们在长满楸树的水滨临风作别。
你此后如浮云般漂泊,音信难通,我独自徘徊,满心惆怅不知与谁相伴。
倘若你有机会路过关外的驿站,不妨到那宁静的狎鸥渚来寻访我。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