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589章 任昉厉吏人讲学诗(第2页)

第589章 任昉厉吏人讲学诗(第2页)

暮烛迫西榆,将落诫南亩

-解析:“暮烛”描绘出傍晚时分,如蜡烛般的夕阳。“迫西榆”,形象地表现出太阳逐渐西沉,快要靠近西边的榆树,这里的“迫”字,赋予了夕阳一种动态感,让人切实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将落诫南亩”,夕阳即将落下,仿佛是在告诫在南亩劳作的人们,时间不早了,需珍惜这最后的劳作时光。此句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描写,实则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紧迫感,为全诗奠定了珍惜时光、不可虚度的基调,引读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作为的思考,同时也巧妙引出下文诗人对自身及官吏学习的感悟。

曰余本疏情,颓暮积榆柳

-解析:“曰余”表明诗人开始自述。“疏情”指诗人认为自己生性疏阔,可能在过往的时光中,行事较为随性,没有对时间和自身展有更为紧密的规划。“颓暮”明确点明自己已至暮年,有一种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积榆柳”,以榆树和柳树的生长来比喻岁月的累积,就像榆树和柳树随着时间不断生长,自己的暮年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且似乎一事无成。此句诗人坦率地反思自我,将自己过去的性情与当下暮年的处境联系起来,为后文表达对知识学问的强烈渴望埋下伏笔,凸显出在有限的余生中渴望有所作为、追求知识的迫切心情。

践境渴师臣,临政钦益友

-解析:“践境”指诗人身处官场政务的环境之中。“渴师臣”表达出诗人对能够有贤能的老师来指导自己的极度渴望,“渴”字生动地展现出这种需求的迫切性,就如同在沙漠中渴望水源一般。“临政”表示在处理政务的时候,“钦益友”说明诗人钦佩那些能够在政务上给予自己有益帮助的朋友,“钦”体现出诗人对益友的敬重之情。此句清晰地表明诗人深知在官场政务中,学问和贤才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处理政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学、寻求进步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旰食愿横经,终朝思拥帚

-解析:“旰食”原意是因事忙而晚食,常用来形容政务繁忙。即便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诗人依然“愿横经”,“横经”指展开经书进行学习,表明诗人渴望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挤出时间来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终朝思拥帚”,“终朝”表示一整天,“拥帚”在古代有弟子持帚洒扫以事师长的意思,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即便整日忙碌,也时刻想着能像弟子侍奉师长那样,虚心学习,接受知识的教诲。这两句诗具体而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学习知识的极度渴望,即便面临政务繁忙的压力,也毫不退缩,始终保持着虔诚而坚定的求学态度。

虽欣辨兰艾,何用辟蒿莠

-解析:“兰艾”中,“兰”代表美好的事物,“艾”代表丑恶的事物,诗人通过学习,欣喜自己能够分辨出事物的好坏善恶,这体现了学习带来的认知提升。然而,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何用辟蒿莠”进一步提出思考,“蒿莠”指的是杂草,寓意着社会和政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诗人认为,仅仅能够分辨善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知识,采取实际行动,去除这些不良因素,解决实际问题。此句将诗歌的主题进行了升华,从单纯的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延伸到对知识实际效用的思考,强调了学问不仅在于认知层面,更在于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展现出诗人对官吏讲学、提升素养,进而解决实际政务和社会问题的深切期望。

……

句译:

暮烛迫西榆,将落诫南亩:傍晚的夕阳渐渐迫近西边的榆树,即将西沉的落日,像是在告诫田间劳作的人们时光将尽。

曰余本疏情,颓暮积榆柳:我本就生性疏阔随性,如今暮年已至,岁月如榆柳生长般悄然而逝。

践境渴师臣,临政钦益友:身处官场之境,我渴望有贤能的师者来教导,处理政务时,钦佩能给予帮助的益友。

旰食愿横经,终朝思拥帚:即便因政务繁忙而晚食,仍希望能抽空展开经书学习,整日都想着像弟子侍奉师长般学习。

虽欣辨兰艾,何用辟蒿莠:虽然欣喜于通过学习能分辨美丑善恶,但该如何去除如蒿莠般的不良事物呢。

……

全译:

傍晚的夕阳,渐渐迫近西边的榆树,即将西沉,仿佛在告诫田间劳作的人们珍惜时光。

我本就生性疏阔、不拘小节,如今已步入暮年,岁月如榆树柳树生长般悄然流逝。

身处官场,我渴望有贤能的师者前来教导,处理政务时,内心钦佩那些能给予帮助的益友。

即便因忙于政务而常常晚些吃饭,仍希望能抽出时间研读经书,从早到晚,都想着能像弟子侍奉师长那样虚心学习。

虽然欣喜自己通过学习,已能分辨美好与丑恶,但要怎样才能铲除如蒿草杂草般的不良事物呢?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