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591章 任昉奉和登(第1页)

第591章 任昉奉和登(第1页)

奉和登

任昉

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

南望铜驼街,北走长楸埒。

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

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

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

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

……

赏析:

任昉的《奉和登》是一应和之作,通过描写登高所见之景,融入对历史、政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感悟。

一、起笔奠定复杂情绪基调

“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起笔便营造出一种因景生情的氛围。诗人登高时,眼前的景色触思绪,“神游”表明其思绪飘荡,感慨万千。“怅有阅”则直白道出内心的惆怅,仿佛在登高望远中,阅尽世间沧桑。这两句奠定全诗基调,既有对眼前景物的触动,又饱含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人生感慨。

二、描绘京城景象,暗含历史兴衰

“南望铜驼街,北走长楸埒”,诗人描绘登高所见方位。“铜驼街”在洛阳,是繁华之地,象征京城的昌盛;“长楸埒”指道边植有楸树的驰道,常与帝王出行相关。诗人南北眺望,京城景象尽收眼底,然而,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历史兴衰。铜驼曾在战乱中被埋没,暗示昔日辉煌可能消逝,引对王朝命运的思考,为诗歌增添历史厚重感。

三、运用夸张想象,展现壮阔奇幻之景

“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诗人展开想象,将山间涧水夸张成沧海般辽阔,把稀疏的山峦想象成凌驾于瀛洲、碣石之上。这种夸张手法营造出壮阔奇幻的意境,一方面展现自然山水的雄浑,另一方面,借沧海、瀛洲等意象,传递对世间广阔与未知的感慨,暗示人生境遇如同这奇幻山水,充满变数。

四、动态描写,增添画面活力与象征意味

“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此句画面充满动态。“奔鲸吐华浪”描绘鲸鱼奔腾、掀起巨浪,象征力量与动荡;“司南动轻枻”刻画司南指引方向,小船随波前行,暗示在动荡中寻求方向。这两句不仅为画面增添活力,更具象征意义,反映出诗人在复杂世事中,对方向与稳定的渴望。

五、描写天色变化,暗示政治清明期望

“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诗人描写天色。阳光穿透层层宫门,云层散开后,天空澄澈,“九华”寓意天空绚丽。此景象征政治清明,暗示希望王朝如这晴朗天空,去除阴霾,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切与对美好政治局面的期盼。

六、表达感恩与自谦,升华诗歌主题

“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诗人面对巍峨宫殿楼阁,感怀往昔皇恩。“奉图”指身负国家重任,此时诗人自谦,觉得与前代贤哲相比有所不足。这种感恩与自谦,升华诗歌主题,从对景色、历史、政治的描写与思考,转向对自身责任的反思,体现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及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七、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将登高所见实景与内心复杂情感紧密结合,借景抒情,情因景生,景因情显。

意象丰富:运用铜驼街、沧溟、瀛碣、奔鲸等丰富意象,营造出雄浑壮阔且富有象征意义的意境。

主题深刻:从个人感慨出,延伸到历史兴衰、政治期望及自我反思,主题层层递进,深刻而丰富。

……

解析:

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