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报业竞争很激烈,从哪儿开始比较好呢?”
确实如此,如今港岛大大小小的报纸,已经有上百份之多。
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你怎么看?”
苏天义转头看向阿贞。
“我是这么考虑的。”
乐慧贞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我们先从娱乐报做起。
现在港岛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明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
随着她的话,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不愧是做过记者的人,眼光独到,反应敏捷。
按照她的设想,先以娱乐报纸打开市场,打响品牌。
港岛娱乐圈背后,不少影视公司其实都和社团有关联,因为这是最理想的洗钱渠道之一。
许多电影公司其实就是社团开设的。
一般的报纸不敢随便报道这些艺人,怕的就是被社团报复——毕竟他们也是靠这些明星赚钱的。
而乐慧贞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
她有苏天义这座大靠山,谁敢说什么?
当然,前提是别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不然事情就不好说了。
“等我们的娱乐报纸站稳脚跟之后,再拓展到日报、财经报这些领域。”
乐慧贞一脸志在必得的模样,描绘着自己心中的蓝图。
“别忘了,还有赛马资讯。”
苏天义望着乐慧贞说道,“买马可是港岛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是能出一份专业的赛马情报刊物,肯定大受欢迎。”
“对,还有赛马情报。”
要不是现在赛狗已经不太热门了,否则早几年光靠狗报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东方日报》是怎么起家的?不就是靠着狗经打开市场的,借此打响名号,然后迅崛起。
像《星岛日报》、《明报》这类报纸,在销量上根本拼不过《东方日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义,那你说我们的报刊该取什么名字?”
阿贞转头看向苏天义,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地问道。
“名字嘛……”
苏天义沉吟片刻,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随即说道:“不如就用‘星辰’来命名,怎么样?”
“星辰?”
阿贞有些不解。
苏天义解释道:“这代表着我们志在高远,目光如星辰般辽阔。”
“娱乐类的刊物可以叫《星辰娱乐周刊》,时事新闻类就叫《星辰时报》,每日新闻就称《星辰日报》,再比如《星辰赛马快报》、《星辰财经报》等等,都统一使用‘星辰’作为前缀。”
“以后还可以拓展其他板块,比如推出周刊、专业期刊也都沿用这个名称。”
“这样一来,我们‘星辰’这个品牌就能迅建立起来。”
苏天义一边说,一边想到一个新的思路。
他看着阿贞继续说道:“也不必先从娱乐报切入市场,直接把所有类型的报刊同时推出。”
“这么多种类的星辰系报刊一起上市,一定会引起轰动。”
“阿义,这样的话,投入会不会太大?”
阿贞语气有些迟疑。
万一赔了,几百万就打水漂了。
按照苏天义的设想,要真正铺开摊子,光是外派记者就得几百甚至上千人。
再加上写稿的撰稿人、负责审稿的编辑、印刷人员等各个岗位,加起来至少需要千人以上。
按每人月薪平均两千来算,单是每月的人工成本就要两百万。
再加上办公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出,整体预算千万起步。
“不就是钱的事儿么。”
苏天义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一千万而已,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