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辰拉了拉她:“别管了,我们先回去吧。”
回到客栈,阿楚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纪晓岚。
纪晓岚听了,皱起了眉头:“这个苏州知府,我早就听说过,为官不清,没想到他儿子也这么霸道。”
“那皇上知道吗?”阿楚问。
“还不知道,”纪晓岚说,“我会想办法告诉皇上的。”
果然,没过多久,皇上就知道了这件事,很生气,决定好好查查苏州知府。
阿楚和晏辰知道后,都很兴奋,觉得又有好戏看了。
皇上决定先不惊动苏州知府,暗中调查。
纪晓岚负责收集证据,阿楚和晏辰自告奋勇地要帮忙。
“纪先生,我们可以去街上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人知道苏州知府的事。”阿楚说。
纪晓岚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不过要小心,别被人现了。”
“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阿楚说。
两人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在苏州府的街上四处打听。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多说,毕竟苏州知府势力太大,没人敢得罪他。
阿楚和晏辰也不气馁,继续打听。
在一个茶馆里,他们遇到了一个说书先生,正在讲一些民间的趣事。
阿楚灵机一动,给了说书先生一些银子,小声说:“先生,我们想打听一下苏州知府的事,您能给我们说说吗?”
说书先生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这个苏州知府,可不是个好东西。他上任以来,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他儿子更是无法无天,抢男霸女,无恶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没人管吗?”阿楚问。
“谁敢管啊?”说书先生叹了口气,“他上面有人,告到省里都没用。”
“那他有没有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晏辰问。
说书先生想了想:“最过分的是,去年有个商人,因为不愿意给他送礼,他就诬陷人家偷税漏税,把人家的家产都抄了,还把人关进了大牢,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太过分了!”阿楚生气地说。
“我们知道了,谢谢先生。”晏辰说。
两人离开了茶馆,把打听来的事告诉了纪晓岚。
纪晓岚听了,脸色很严肃:“这个苏州知府,真是罪该万死。我们一定要找到证据,把他绳之以法。”
接下来的几天,纪晓岚带着阿楚和晏辰,继续收集证据。
他们找到了那个被关在大牢里的商人的家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还找到了一些被苏州知府欺压过的百姓,让他们写下了证词。
证据越来越充分,纪晓岚决定把这些证据呈给皇上。
皇上看了证据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这个苏州知府,竟敢如此放肆!”
和珅在一旁煽风点火:“皇上息怒,依奴才看,这个苏州知府确实该严惩,以儆效尤。”
皇上点点头:“好,和珅,你去把苏州知府给我抓来!”
“是,皇上。”和珅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苏州知府就被抓了过来,他儿子也一并被抓了。
苏州知府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
皇上当即下令,把苏州知府和他儿子打入大牢,听候落,还了那个商人的清白,归还了他的家产。
百姓们听说了,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皇上英明。
阿楚和晏辰也很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太好了,坏人终于被抓了。”阿楚说。
“这都是纪先生的功劳。”晏辰说。
纪晓岚笑了笑:“这主要还是皇上英明,能明辨是非。”
解决了苏州知府的事,皇上心情很好,决定继续南下,去杭州看看。
一路上,阿楚和晏辰见识了江南的美景,也感受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过得非常开心。
在杭州,他们还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事。
那天,皇上和纪晓岚、和珅在西湖边的一家酒楼里喝酒,欣赏西湖的美景。
阿楚和晏辰也在旁边作陪。
正喝着酒,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琴声,琴声悠扬动听,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