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岫跑来,递给他们一个盒子:“娘娘说,这个送你们。”
打开盒子,里面是两颗晶莹的珠子,散着柔和的光。
“这是‘相思珠’,”云岫笑着说,“戴着它,无论多远都能感觉到对方。”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戴上珠子的瞬间,阿楚感觉指尖传来一阵暖意,看向晏辰时,他也正看着自己,眼里的光比珠子还亮。
城墙的砖块带着潮湿的寒气,蹭得阿楚的手心凉。
她趴在垛口往下看,孟姜女正跪在城下,哭声像刀子一样割在人心上,城砖竟真的在簌簌掉落。
“我的天,”阿楚小声说,“比纪录片里演的震撼多了。”
晏辰举着相机拍摄,镜头里,孟姜女的髻已经散乱,素色的衣裙沾满了泥点,可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注意到没,”晏辰调整焦距,“她哭的时候,城墙的裂缝里有红光。”
阿楚凑近看,果然,砖块缝隙中渗出淡淡的红色,像血又像某种矿石。
“这和传说不一样欸,”阿楚疑惑道,“不是说感动天地才塌的吗?”
一个穿着铠甲的士兵走过来,厉声喝道:“干什么的!不许在城墙上逗留!”
晏辰赶紧收起相机,拉着阿楚往下走:“我们是来探亲的。”
士兵狐疑地打量着他们的牛仔裤和运动鞋,却没再多问——最近来寻亲的百姓太多了。
刚下城墙,就见孟姜女身边围了几个官差,正拉扯着要把她带走。
“放开我!我要找我丈夫万喜良!”孟姜女挣扎着,声音都嘶哑了。
“他早就死了!”一个官差不耐烦地说,“赶紧滚开,别影响修城墙!”
阿楚看不下去,冲过去喊道:“你们怎么这样!”
官差瞪着她:“你谁啊?少管闲事!”
晏辰上前一步,亮出从现代带来的“记者证”(其实是她自制的):“我们是记录民情的,你们再这样,我就把这事写下来,呈给郡守。”
官差们看到证件上盖着的“摄影协会”钢印,竟真的愣住了。
趁他们愣,阿楚扶起孟姜女:“姐姐,我们带你去休息一下。”
孟姜女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虚弱地点点头。
三人躲到附近的破庙里,阿楚给孟姜女递上水和压缩饼干。
“这是什么?”孟姜女看着包装奇特的饼干,不敢接。
“能填饱肚子的,”阿楚撕开包装,“尝尝看。”
孟姜女小口吃着,眼里渐渐有了神采:“多谢二位,只是……你们真的能帮我找到万喜良吗?”
晏辰点头:“我们可以帮你查修城墙的劳工名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拿出平板电脑,里面存着从官差那里“借”来的名册照片。
孟姜女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名字,惊讶得说不出话:“这……这是什么宝物?”
“能装很多字的板子,”阿楚简单解释,“你看,这里有万喜良的名字吗?”
孟姜女仔细看着,突然指着一个名字:“是他!他被分到了西城墙!”
可名字后面标注的是“病故”。
孟姜女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他真的……”
阿楚赶紧安慰她:“别急,说不定有误会呢。”
这时,破庙门被推开,一个穿青布衫的书生走进来,看到阿楚眼睛一亮:“这位姑娘好面生,不知从何处来?”
晏辰立刻挡在阿楚身前,淡淡道:“路过。”
书生却不死心,又说:“我是这附近的教书先生,名叫柳文彦,姑娘若有难处,可尽管找我。”
阿楚笑着摆手:“多谢,不用啦。”
柳文彦还想说什么,外面传来马蹄声,他赶紧躲到佛像后面。
进来的是几个士兵,为的正是刚才城墙上的那个,他手里拿着画像,正是阿楚和晏辰。
“搜!”士兵下令道,“郡守说了,要抓那两个来历不明的人!”
晏辰拉着阿楚和孟姜女躲到供桌下,听着士兵的脚步声在庙里回荡。
“他们为什么抓你们?”孟姜女小声问。
“可能是因为我拍了城墙的照片,”晏辰猜测道,“这城墙有问题。”
士兵搜了一圈没找到,骂骂咧咧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