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双生魂记 > 寓言故事99(第7页)

寓言故事99(第7页)

也许,真正的历史,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雨丝斜斜地打在脸上,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

阿楚缩了缩脖子,现自己站在一片荷塘边,荷叶被雨水打得噼啪作响,却依然挺立着。

“看来这次是鲁班的副本,”晏辰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观察荷叶的中年男子,“那应该就是鲁班了。”

阿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男子正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荷叶表面,似乎在研究什么。

“他在看什么呢?”阿楚好奇地问,“不就是片荷叶吗?”

“你可别小看这片荷叶,”晏辰笑道,“马上就要诞生一项伟大的明了。”

果然,鲁班看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转身就往家跑,嘴里还念叨着:“有了,有了!”

阿楚看得莫名其妙:“他这是怎么了?被雨浇傻了?”

“他是想到造伞的方法了,”晏辰解释道,“你看荷叶的结构,雨水落在上面会顺着纹路流走,不会打湿叶面。”

阿楚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伞是这么来的啊。”

他们跟着鲁班来到他家,现这是一个简陋的木工坊,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料和工具。

鲁班一进门就忙活起来,他先锯了几根竹子做骨架,又找来一些丝绸,按照荷叶的形状缝制起来。

阿楚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忍不住赞叹:“这家伙真是个天才,看片荷叶就能明伞。”

“天才也需要观察和实践,”晏辰拿起一把鲁班做的木锯,“你看这锯齿的设计,多巧妙。”

鲁班忙活了半天,终于做出了一把雏形的伞,但试了一下现,伞骨太软,撑不住丝绸的重量。

他皱着眉头,显然很不满意。

“需要加点支撑,”晏辰忍不住提醒道,“在伞骨中间加个横杆试试。”

鲁班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有人给提建议,但他还是照做了。

加了横杆之后,伞果然稳固多了,但还有个问题,伞面不能收起来,携带很不方便。

“这个简单,”阿楚灵机一动,“弄个可以活动的关节,不用的时候就能收起来。”

她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折叠伞的结构。

鲁班看得眼睛亮,他拍了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立刻动手改进,很快就做出了一把可以折叠的伞。

试了一下,果然好用,既能遮雨又方便携带。

鲁班高兴得像个孩子:“太好了!以后下雨天大家就不用淋雨了!”

阿楚看着他开心的样子,忽然觉得很有成就感:“没想到我们也能参与明创造。”

“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晏辰笑着说,“不过我们这个肩膀有点前。”

接下来的几天,鲁班又做了很多把伞,送给邻居和朋友。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神奇的明,纷纷称赞鲁班的智慧。

鲁班却总是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两位年轻人的帮忙。”

阿楚和晏辰也没闲着,他们帮鲁班改进了伞的设计,比如加上伞柄的防滑纹路,在伞面涂上防水的油脂等。

阿楚现,鲁班不仅会做木工,还懂很多物理和数学知识。

他能精确地计算出每根伞骨的角度和长度,让伞面既美观又结实。

“这家伙要是生在现代,绝对是个顶级工程师,”阿楚感慨道,“说不定还能拿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可没有木工奖,”晏辰调侃道,“不过他的明确实改变了世界。”

离开鲁班家的那天,鲁班送给他们一把特别精致的伞,伞面上还刻着花纹。

“这把伞送给二位,”鲁班真诚地说,“多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我做不出这么好用的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楚接过伞,现伞柄上刻着一行字:“道法自然,匠心独运。”

她忽然明白了,鲁班明伞,不仅仅是观察荷叶那么简单,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所谓的灵感,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

走出很远,阿楚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鲁班还站在门口向他们挥手,手里拿着那把最初的伞,在雨中显得格外挺拔。

“你说,他以后还会明什么?”阿楚好奇地问。

“谁知道呢,”晏辰撑开伞,将她护在伞下,“但我相信,他会一直保持这份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雨还在下,但阿楚觉得心里暖暖的。

原来,改变世界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观察和思考。

泥土混合着铜锈的味道钻进鼻腔,阿楚揉着被撞疼的额头,现自己蹲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

四周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零件,有铜环、齿轮、还有一些看不懂的刻度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