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他们,”姜子牙说,“毕竟,纣王手里还握着那件东西,一旦动用,后果不堪设想。”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伯邑考?那件东西?
这些都是历史记载里没有提到的。
他们决定继续听下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武王问。
“只能等,”姜子牙说,“等伯邑考说服他们,或者……等纣王自己露出破绽。”
“可是我们的粮草……”
“我已经让人去附近的村庄征集了,”姜子牙说,“虽然不多,但应该能再支撑几天。”
阿楚和晏辰悄悄退了回去。
他们终于明白,武王伐纣,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正义之战。
西岐内部,对是否讨伐纣王,存在很大的分歧。
而分歧的原因,就是纣王手里的那件“东西”。
至于那件东西是什么,他们还不知道。
几天后,西岐终于传来了消息。
但不是粮草,而是一支精锐的部队。
领头的是一个气质儒雅的男子,正是伯邑考。
他见到周武王,第一句话就是:“弟弟,我们不能再等了,纣王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正在调集军队。”
周武王脸色一变:“那怎么办?我们的粮草……”
“粮草我带来了,”伯邑考说,“而且,我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微子启愿意做我们的内应,打开朝歌的城门。”
周武王顿时喜出望外:“太好了!有了微子启的帮助,我们一定能成功!”
阿楚和晏辰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
原来,西岐内部的分歧,最终还是被伯邑考化解了。
而微子启的背叛,也并非偶然,而是西岐长期努力的结果。
武王伐纣,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人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结果。
战争终于爆了。
阿楚和晏辰虽然只是后勤部队的一员,但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他们看到士兵们浴血奋战,看到百姓们自地为军队送水送饭,看到周武王和伯邑考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他们也终于知道了纣王手里的那件“东西”是什么。
那是一面镜子,据说能映照出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欲望,让人迷失本性。
纣王就是靠这面镜子,控制了很多大臣和诸侯。
但最终,这面镜子还是没能挽救商朝的命运。
因为周武王和他的军队,不是为了权力和欲望而战,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
当朝歌城被攻破的那一刻,阿楚看到周武王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眼神里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沉重的责任。
“结束了,”他轻声说,“但新的开始,才刚刚到来。”
阿楚和晏辰知道,他们该离开了。
他们没有去告别,只是默默地转身,走进了一片白光之中。
再次站稳时,阿楚现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头顶是璀璨的星空,密密麻麻的星星,仿佛触手可及。
不远处,一个少年正躺在草地上,仰着头,认真地数着星星。
“《张衡数星星》,”阿楚看着少年专注的样子,笑了笑,“没想到能看到这么浪漫的一幕。”
晏辰却拿出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对着星空观察起来。
“你看这星空的分布,”他指着几个特别亮的星星说,“和我们那个时代的星图,有很大的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楚凑过去看了看,果然如此。
有些在现代很有名的星星,这里没有;而这里有些很亮的星星,她在现代的星图上,从未见过。
“难道是因为时间的推移,星星的位置生了变化?”阿楚猜测。
晏辰摇头:“变化肯定有,但不会这么大,更像是……有人刻意改变了它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