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他其实一直在偷偷观察外面的动静?”
晏辰点点头。
“而且刚才那个官差,看起来不像是真的来传旨的,倒像是来试探的。”
正说着,院门又开了,这次走出来的是董仲舒本人。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长袍,头有些凌乱,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很好。
“小童,”他对着书童说,“把我昨天写的那几篇策论收好,晚上送到张大人府上去。”
书童点点头,转身回了院子。
董仲舒站在门口,望着官差离去的方向,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又转身回了院子,关上了门。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看来这‘三年不窥园’的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阿楚喃喃道。
晏辰望着那扇紧闭的院门,若有所思。
“你有没有想过,他所谓的‘不窥园’,可能不是因为治学刻苦,而是为了躲避什么?”
阿楚愣了一下。
“躲避?他有什么好躲避的?”
晏辰指了指刚才官差离去的方向。
“或许和朝廷有关,你看刚才那个官差的态度,不像是对待一个受重用的大臣,更像是对待一个……被监视的人。”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你注意到没有,董仲舒刚才说要把策论送到张大人府上,那个张大人,很可能是张汤,也就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
阿楚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他表面上闭门治学,实际上一直在和朝廷里的人联系?”
晏辰点点头。
“看来这‘三年不窥园’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皮革和汗水的味道混在一起,让阿楚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我说,”她看着眼前这个热闹的集市,到处都是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我们这次是来逛街的吗?这地方怎么看都不像有什么名人典故啊。”
晏辰正盯着一个卖笔的摊位出神,听到这话,转过身来。
“你看那个摊位后面的年轻人,”他指了指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青年,那人正拿着一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脸上却带着一丝不耐烦,“如果我没猜错,他就是班。”
阿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个青年确实在写字,但写得很潦草,时不时还抬头望向远处的城门,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哦,就是那个‘投笔从戎’的班?”她凑了过去,“看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说不定能亲眼看到他扔笔的那一刻。”
晏辰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就看到一个穿着铠甲的士兵走过来,在班的摊位前停下。
“喂,小子,这毛笔怎么卖?”士兵粗声粗气地问。
班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不卖,这是我自己用的。”
士兵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被拒绝,顿时火了。
“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呢?信不信我把你的摊位砸了?”
班也站了起来,毫不畏惧地看着士兵。
“有本事你就砸,我倒要看看,朝廷的士兵是不是可以随便欺负老百姓。”
两人僵持着,周围很快围了一群人看热闹。
阿楚看得有些紧张,拉了拉晏辰的胳膊。
“要不要我们去劝劝?万一真打起来了怎么办?”
晏辰摇摇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等等,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正说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走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情景,皱了皱眉头。
“怎么回事?在这里吵什么?”
士兵看到官服,立刻收敛了气焰,对着官服行了个礼。
“大人,这小子不卖我笔,还出言不逊。”
班也对着官服行了个礼。
“大人,不是我不卖,是他态度恶劣,还想砸我的摊位。”
官服看了看班,又看了看士兵,突然笑了。
“原来是这样,多大点事。”他指了指班手里的笔,“这毛笔我买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