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星墟仙门传奇 > 第177章 星轨映心道归平衡(第1页)

第177章 星轨映心道归平衡(第1页)

星墟仙门的山门隐在流转的星云之中,青石板路两侧的迎客松上还挂着晨露,折射出七彩虹光。林渊一行人的飞舟刚落在广场,就见平衡阁的执事玄谷子迎了上来,他花白的长须在风中飘动,目光落在三人腰间悬挂的瓷瓶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三位师弟师妹带回的‘道’,比任何法器都珍贵。”玄谷子稽行礼,引着他们往平衡阁走,“昨日阁中添了新展品,引来不少弟子驻足,只是多数人看的是瓷瓶的釉色,少有人能读懂那‘平衡’二字的深意。”

叶清瑶玉箫轻转,音波拂过广场上的晨雾,凝成一串剔透的水珠:“道本无形,藏在釉色里,也藏在晨露中。强求理解,反而落了下乘。”

苏瑶的定星剑在指尖流转,剑身上映出过往行人的身影:“就像归航礁的潮汐,涨落自有其时,顿悟也需机缘。”

林渊抚过腰间的瓷瓶,破魔剑的星轨纹路微微烫。他能感觉到,瓷瓶中秦老窑主注入的“匠心”正与剑中蕴含的“破妄之力”渐渐交融,在识海中勾勒出一幅奇妙的图景——左手是飞旋转的烧窑火,右手是缓缓升腾的古法窑烟,两者在中央交汇,竟化作了平衡阁顶端那枚旋转的太极玉盘。

平衡阁内果然热闹。秦老窑主赠送的小瓷瓶被置于琉璃展柜中,下方刻着石磊那行“平衡之道,在技,更在人心”的字迹。几个年轻弟子正围着展柜争论,一个穿月白道袍的弟子指着瓷瓶道:“古法烧瓷耗时三月,烧法三日即成,效率相差百倍,这‘平衡’莫非是让我们原地踏步?”

旁边灰衣弟子立刻反驳:“你懂什么?秦老窑主的瓷器能引动水火灵气,烧瓷一碰灵力就溃散,这是根基的差距!”

“根基再稳不能量产又有何用?”月白道袍弟子冷笑,“如今魔道余孽蠢蠢欲动,我等修炼都嫌时不我待,哪有功夫学那慢悠悠的古法?”

林渊听得眉头微蹙。这弟子的话,竟与当初赵磊“古法太慢,跟不上时代”的论调如出一辙。他正要开口,却见玄谷子轻咳一声,指尖在虚空一点,展柜上方突然浮现出两道光影——左侧是赵磊烧瓷碎裂的瞬间,右侧是秦老窑主瓷器在箫声中绽放光华的画面。

“平衡阁的展品,从不是让你们选边站。”玄谷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烧法的‘快’与古法的‘慢’,本就是一枚铜钱的两面,缺了哪一面都不成方圆。”

月白道袍弟子还想争辩,却被身后一道威严的声音打断:“痴儿,还不退下!”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紫金龙纹道袍的老者缓步走来,正是星墟仙门的执法长老魏苍。他目光如电,扫过展柜中的瓷瓶,最终落在林渊身上:“林渊师弟,玄机子师兄让你去观星台一叙。”

叶清瑶与苏瑶对视一眼,皆知这位玄机子是星墟仙门的定海神针,寻常不轻易露面,此次召见必不寻常。三人辞别玄谷子,跟着魏苍往观星台走去。

观星台建在仙门最高的摘星峰上,台顶的青铜星盘直径十丈,刻满了诸天星轨,与林渊破魔剑上的纹路隐隐呼应。一位白衣老者正盘膝坐在星盘中央,鹤童颜,周身萦绕着淡淡的星辉——正是玄机子。

“你们来了。”玄机子睁开眼,眸中仿佛有星辰生灭,“瓷都一行,所得几何?”

林渊躬身:“弟子悟得‘平衡’二字,不止于器物,更在于人心。”

“哦?”玄机子指尖轻点,星盘上亮起三道光轨,分别指向瓷都、流沙城、归航礁,“那你说说,流沙城的子母泉,为何一沸一静?”

“因地底灵脉一阴一阳。”苏瑶接口道,“沸泉属阳,奔涌外放;静泉属阴,内敛沉淀,二者相克相生,才维持着流沙城的地脉稳定。”

玄机子又问:“归航礁的珊瑚虫,百年才长一寸,为何却能抵御海啸?”

叶清瑶玉箫轻鸣:“因每一代珊瑚虫都在前代的骨骼上生长,新骨裹旧骨,柔中带刚,恰如古法烧瓷,慢工出细活,根基才稳。”

玄机子抚掌大笑:“说得好!可你们知不知道,如今星墟仙门的灵脉,正像那烧的瓷器,看似充盈,实则暗藏裂纹?”

林渊心中一凛:“长老的意思是……”

“近年来,门中弟子急于求成,多修《爆炎诀》《疾风术》等成功法,虽进境迅猛,却耗损本源。”玄机子叹息一声,星盘上代表弟子的光点大多闪烁不定,“就像赵磊的烧瓷,火气太盛,稍遇冲击便会碎裂。前日已有三位弟子修炼时灵力暴走,险些伤及同门。”

魏苍在旁补充:“更麻烦的是,负责看管藏经阁的墨长老,认为是新功法扰乱了门规,竟将所有创新功法封禁,引得年轻弟子怨声载道。”

林渊终于明白玄机子召见的用意。瓷都的“瓷王赛”是小平衡,而星墟仙门的“新旧之争”才是大平衡。他看向星盘上紊乱的光轨,忽然想起秦老窑主的话:“平衡不止是红与青,是快与慢、利与义、技与心的平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弟子有一法。”林渊上前一步,破魔剑出鞘,剑尖在星盘上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可将古法《九转炼神诀》与新修《爆炎诀》拆解重组,取前者固本培元之效,补后者暴烈之缺;采后者迅捷灵动之姿,破前者凝滞之弊。”

魏苍皱眉:“古法与新法水火不容,岂能随意融合?当年就有长老尝试,结果走火入魔,半身不遂。”

“那是因为他只学其形,未悟其神。”林渊剑指一点,星盘上代表两种功法的光轨开始缓缓旋转,“就像秦老窑主的平衡釉,红与青本是对冲之色,可经慢火一烧,反而交融出温润光泽。功法亦然,关键不在形式,而在是否契合本心。”

玄机子眼中精光一闪:“你想如何试?”

“请玄机子长老允许弟子在演武场设一法台,以破魔剑引动星力,为弟子们演示两种功法的平衡之道。”林渊语气坚定,“同时,也请墨长老到场,若弟子失败,甘愿受罚。”

三日后,演武场人山人海。墨长老果然来了,他身着灰布道袍,手持一本泛黄的《星墟法典》,脸色凝重如铁。台下的弟子们分成两派,年轻弟子多盼着林渊能成功,好解封新功法;年长弟子则忧心忡忡,怕重蹈当年的覆辙。

法台中央,林渊正负手而立,叶清瑶与苏瑶分立两侧。叶清瑶的玉箫悬于半空,箫身流转着安抚心神的清光;苏瑶的定星剑插在台前,剑穗牵引着地上的朱砂阵纹,构成一幅精妙的平衡阵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