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第582章(第1页)

第582章(第1页)

杜甫屡试不第后,就曾经向玄宗投匦,献过“三大赋”,可惜最后也没能得官。

投匦制度虽然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但中间也几经演变,主要是投匦使和理匦使的择选,以及对匦书是否要密封的争议这两方面,后者影响尤其重大。

投匦使有了先验看副本的权限之后,就会选择性上奏,大大影响士人投匦献书的积极性。

所以从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至今,投匦制度几成虚设。

直到七月底,郝主任求见皇帝,直白地指出税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皇帝才在下发诏书,广求天下贤士的同时,也重新改革了投匦制度,要求密封上奏、不得验看。

尽管皇帝表现出了强大的决心,但是京中献书者依旧不多。而且这些文书送入禁中之后就再无回应,渐渐也没有人再投递了。

莫非其中还真有可用之策?

但怎么不是青色的延恩匦,而是红色的招谏匦?

这些念头流水般从俱文珍脑海中流淌而过,他手上已经稳稳接住皇帝递来的奏折,低头翻看。

这一看,面色不由微变。

平心而论,这封奏折写得非常有水平,条理清晰不说,也确实提出了两条可以解决朝廷目前困境的策略,但是这两条政策都太毒了,毒到一旦公布,必定会天下大哗、千夫所指!

第一条是节流。

朝廷的钱不够花,那说明花得太多了,所以要裁军、裁官、裁官员俸禄,裁宫中用度!

安史之乱后,皇帝和朝廷的不安全感达到了最高峰,所以就算是朝廷腹地也要设节度使、驻军。为了避免这些节度使发展成河北那样的藩镇,又要让他们制衡,所以一个节度使只统御两三州者比比皆是。

光是京师长安附近就有凤翔、邠宁、泾原、鄜坊、河中、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等节度使,以及陕虢防御使、潼关防御使、金商都防御使。

东都洛阳附近的情况也差不多。

如此,军队和官员能不冗杂吗?

只要将该合并的合并,该裁撤的裁撤,就能节省很多钱了。

第二条是开源。

朝廷收小民的税,才能收上来几个?一户加一缗,全天下不到三百万户,也就能收三百万缗罢了。可是为了收上来这三百万缗,可能就要先花掉两百万。

所以与其盘剥小民,不如去收大户的税。

大唐开国二百年,已经滋生出了一大批拥有特权的权豪贵胄,他们占有最多的资源、享受最好的条件,却不用交税,反而需要国库给他们发钱!

除此之外,像是道观、寺庙这样的免课户同样数量庞大。

无论权贵还是寺院,侵占的都是本属于朝廷的土地和人口,都应该予以清查。

只要做到这两条,朝廷不但不会再缺钱花,而且还能做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如此,天兵又何足惧哉?

俱文珍缓缓吐出一口气,不由低头去找落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