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冉又同夏岚说了几句阮家的疑点,夏岚便告退了。
等人走了,姜云冉长舒口气。
青黛端着一盏银耳莲子羹进来,道:“娘娘润润口,这一次熬得火候短,很轻润。”
姜云冉这几日忙得嗓子冒火,只能靠着银耳莲子羹压火气。
“有劳你了。”
姜云冉接过汤盅,正要捏起勺子,就听外面传来交谈声。
不多时,紫叶便陪着彭尚宫快步而入。
“见过贵嫔娘娘,娘娘大喜。”
姜云冉笑道:“尚宫谬赞,赏。”
今日自然是姜云冉的大喜日,只要来说一句恭喜的,都会给赏赐,这是宫中的惯例。
彭尚宫也不扭捏,干脆就接过红封,她脸上依旧是那副和煦笑容:“贵嫔娘娘,太后娘娘传召。”
姜云冉愣了一下:“太后娘娘?”
她入宫以来,除了日常请安,平日里从来不往太后跟前凑合。
仁慧太后不喜宫人多打扰,日常除了几位管宫的娘娘回禀宫事,其余人等一概不见。
回忆起来,姜云冉同她甚至没说过几次话。
见她惊讶,彭尚宫便含笑道:“是关于宫事的,娘娘如今也是一宫主位,陛下有十分看重,自然能当大任。”
姜云冉了然。
宫里人手不足,太后估计是忙狠了,如今眼看姜云冉升位,立即便要拉去做壮丁。
之前景华琰的诏书写的明明白白,姜云冉心里早就有了猜测,因此并不显得过分惊慌。
她放下汤盅,起身捋了捋发髻,笑道:“尚宫略等,我收拾片刻便来。”
紫叶立即倒了碗茶,请彭尚宫润口。
姜云冉回到寝殿简单上了妆,这就裹上大氅跟随彭尚宫出了宫门。
天气晴好,软轿行在宫道上,头顶是耀眼的日光。
两旁的宫人们见了她,依次行礼,态度越发恭敬。
有年轻的小宫人好奇张望,也被管事姑姑压住肩膀,狠狠瞪了一眼。
姜云冉并不在意这些,她只同彭尚宫道:“数日未曾得见太后娘娘,娘娘身体可好?”
彭尚宫客气说:“娘娘安好,多谢贵嫔娘娘关怀。”
礼尚往来一句,姜云冉就缄口不言。
很快,姜云冉就踏入寿康宫。
冬日里的玉京格外寒冷,许多耐寒的花朵也容易被冻坏,很不好种植。
但仁慧太后却格外喜欢花,御花园的宫人费尽心思,才在她的宫中繁育出了颜色缤纷艳丽的山茶。
刚一踏入,姜云冉就感受到了寿康宫中蓬勃的生命。
竟是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有几名眼生的宫人站在游廊之下,姜云冉便看向彭尚宫。
彭尚宫低声道:“贵嫔娘娘,今日皇贵太妃娘娘和贵太妃娘娘都在,另外贵妃娘娘也在。”
姜云冉了然。
贵太妃平日里几乎不出宫门,她日常吃斋念佛,要么就是教养四公主,宫宴都不怎么参加。
姜云冉只记得她是个温柔的妇人,多余的记忆全无。
她颔首示意,彭尚宫便上前一步,掀开厚重的帐幔。
“姜贵嫔到。”
姜云冉端庄踏入寿康宫的寝殿,刚一进去就被暖香扑了一脸,热浪袭来,顿时就觉得热得慌。
青黛上前帮她解下大氅,姜云冉直接来到堂前恭敬行礼:“见过太后娘娘、皇贵太妃娘娘、贵太妃娘娘。”
顿了顿,她看向右侧:“见过贵妃娘娘。”
等都见完礼,仁慧太后才道:“好孩子,坐下说话。”
待姜云冉在姚贵妃左手边落座,仁慧太后的目光还落在她身上。
她目光慈爱,看起来尤其和善,一边颔首,一边对皇贵太妃道:“之前就瞧着这孩子面善,果然能得皇帝喜欢。”
皇贵太妃抬眸看向姜云冉,那张总是平静的面容也多了几分喜悦。
“是啊,”她道,“今日姜贵嫔封嫔大典,可是她大喜的日子,姐姐可要重赏。”
仁慧太后愣了一下,随即大笑一声。
“赏,都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