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研究基地。
凌晨四点,姜思弦已经坐在实验台前,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
她的指尖因为低温而微微发红,却依然稳稳地握着铅笔。
“第127次推进剂配比实验……”她轻声念着,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
“姜同志,你又没回宿舍?”炊事班长老张端着热粥走进实验室,看到那个单薄的身影时忍不住叹气,“你这样下去身体要垮的。”
姜思弦头也不抬,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热粥被放在她手边,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她才终于停下笔,舀了一勺送进嘴里。
老张看着她手腕上凸出的骨节和苍白如纸的脸色,欲言又止。
这个年轻姑娘刚来时就被分到了最苦的燃料组,每天和腐蚀性化学品打交道,却从不叫苦。
基地里关于她的传言很多。
有人说她是被破格录取的天才,也有人说她是犯了错误被下放的“问题分子”。
“今天新来了一批研究员,食堂加菜。”老张试探着说,“姜同志要不要……”
“谢谢,我就在这里吃。”姜思弦打断他。
老张摇摇头离开了。实验室再次恢复寂静,只剩下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上午的迎新会上,新来的研究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神秘的基地。
林卫国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坐在主席台上,锐利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孔。
“我们基地有个怪人。坐在后排的两个年轻研究员小声嘀咕,“听说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连食堂都不去。”
“是不是燃料组那个姓姜的?我早上看见她了,瘦得跟鬼似的……”
林卫国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今年六十二岁,是航天燃料领域的泰斗,这次被特别聘请来指导新型推进剂研发。会议一结束,他就径直走向燃料实验室。
推开门时,他看见一个瘦削的背影正踮着脚够高处的试剂瓶。
女孩的白色实验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露出的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需要帮忙吗?”林卫国出声问道。
姜思弦猛地回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惊慌。她迅速退到实验台另一端,摇了摇头。
林卫国没有贸然靠近,而是环视着实验室。
墙上贴满了手绘的分子结构图,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着几十个标记着编号的样品瓶。最引人注目的是摊开在桌角的那本笔记本。
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中,有一行用红笔圈出的推导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公式……”林卫国忍不住走近两步,“是你自己推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