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军入城后,秋毫无犯,城中不见半分兵戈过后的狼藉。
城门口,卖炊饼的张老汉已支起了摊子。
昨日战事刚歇,他还捏着把汗把面缸藏进地窖,没承想今日一早就见着士兵们在清理战场,连散落的箭镞都挨个拾掇干净,却半点没碰他的摊位。
此刻蒸笼里冒出白汽,刚出炉的炊饼带着麦香飘远,一个年轻士兵路过时,目光在饼上停了停,喉结动了动,显然是被香味勾住了。
张老汉心里“咯噔”一下,忙拿起两个热乎的递过去:“军爷尝尝,刚出锅的,不要钱!”
那士兵却连连摆手,脸上泛起些红:“大爷,军中有令,不可白拿百姓东西。”
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小心翼翼解开,数出三枚铜钱递过来,“劳烦给我一个,按价算。”
张老汉愣了愣,接过铜钱时指尖都有些颤,目送士兵捧着炊饼快步离去,才低头数了数钱——不多不少,正好是平日的价。
他喃喃自语:“奇了怪了……当兵的买东西给钱,这辈子头回见。”
这般奇景,在陈留城里处处可见。
南街的李寡妇正敞着门纳鞋底,前日有个醉汉想趁乱闯进门,刚翻过院墙就被巡逻的士兵逮了个正着,当即按在地上捆了去。
西市的粮铺老板算着账,脸上笑纹堆得老高,主君王镜下了令,新占之地赋税减半,如今不仅不用再给旧军私征粮草,连买卖都比从前好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里的秩序,反倒比战前更安稳了几分。
白日里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入夜后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走过,梆子声敲得匀匀实实。
百姓们渐渐敢在门前晒晒太阳,遇着士兵还会主动招呼一声“吃碗热汤不”,士兵们也只是拱手道谢,从不逾矩。
雪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竟让人恍惚觉得,这兵戈扰攘的年月里,真要透出几分太平的暖意了。
兖州的百姓们心里头,其实早把世事看得透了。
换了主人又如何?从前是曹操的兵马来了收粮,如今是王镜的军队驻了城,日子总归是要过的。
地里的麦子要种,房梁的裂缝要补,儿女的棉袄破了还得缝补,这些才是实打实的生计。谁当政不是纳粮服役?只要刀兵别往自个儿脖子上砍,日子能凑活过,便谢天谢地了。
刚进城那几日,人们夜里总竖着耳朵听动静,生怕像从前几回兵灾那样,屋顶被烧个窟窿,存的几吊钱被抢了去。
可这都一个多月了,别说抢东西,连借过门槛都客客气气的,倒像是街坊邻里似的。
常言道兵匪一家,哪回改朝换代不是兵过如篦,可这回奇了,人们起初还把这归结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没准儿过些日子就变了。
莫看眼前,且观后效,才是正理。
不过,若真能长久如此,或许这乱世,真能盼到个头了。
百姓们的心,就像这雪后的土地,看着硬邦邦的,底下却悄悄化了些暖意。
他们不盼着谁是真龙天子,只盼着灶台上有米,炕头是暖的,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如今赋税减了,兵匪没了,买卖能做了,日子竟比从前还松快些。至于城头的旗帜换了谁的名号,又有什么打紧呢?
谁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真心拥戴谁。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dududu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