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歇长得好看,他这样的人最不好顶替了。
看他画像的那个衙役,只是扫了一眼就放行了。
进入考场的第二道门,这个时候可以领取属于自己的考号。
根据自己的考号,找到相应的号舍,就可以等待后面的考试了。
云长歇进来的比较早,他知道这个时候还有很多考生没有进场,但是这个时候却不可以随意的走动。
云长歇进了自己的号舍,就开始打量起号舍的结构。
所谓的号舍,实际上不是个房间,只能算是个小厕所。
是的,就跟后世那种带隔间的公共厕所一样。
整体空间很窄小的,只有三面墙,一个屋顶,以及两块木板。
两块木板一宽一窄,宽的放上面当桌子,窄的放下面当凳子。
若是休息的时候,就把两块木板一拼,就成了一个简易木床。
这个床还没有云长歇身高长,他若是睡在这上面绝对受不了。
好在,这个时候才院试,暂时不需要睡在考场里。
要等到乡试,会试,他才能体验一把睡在“公共厕所”里的感觉。
云长歇把“桌椅”摆放好,就把考篮放在了桌子上。
他先吃了点东西,抿了一口水,就开始慢慢研起墨来。
随着墨条在砚台里慢慢研磨,慢慢的砚台里就溢满了墨水。
等到他这边做好准备,所有考生终于全部进入了考场。
这时候主考官,正在朗读考场规则。
等到主考官读完,随着三声锣响,考场外放了一串鞭炮,衙役们就开始发放试卷。
云长歇很快就拿到了试卷,他快速的看了一遍试卷题量与题型,确定没有他看不懂的这才放下心来。
院试,原主考过一次。
上一次与这一次题目不同,但是考试的题型却差不多。
院试第一场是正试,第一场考不过没办法参加第二场。
第一场主要考的内容是,贴经,墨义,算术,与律法。
这些都是基础,贴经就是填空题。
就像是后世的古诗填空,题目给出上一句默写出下一句。或者是给出一段不完整的文章,把缺少的部分一一补充完整。
这个真的是基础和送分题,若是连这个都答不出来,那就真的不是个读书的料,完全没有必要在读书上浪费时间。
墨义呢,类似于后世语文题里的文言文释义。
一般是从四书五经里选取一段内容,解释这段内容具体都表达了什么。
这个也不难的,只要之前有夫子教过,记住夫子教导的内容,这类题目也很容易拿到满分。
然后是算术,在云长歇所知道的朝代里,不是所有朝代就看重算术。
他们大周比较在乎算术,就把算术当成了基础题,塞进了科举的童试里。
算术,对于学过数学的不会很难。
唯一有点难度的是,古代的算术是用文言文出的题目,题目里面还埋了不少的坑。若是没有认真的审题,很容易就会被绕进去。
最后就是律法了,他们这些考生参加科举就是为了当官的。
这个时候的科举,与后世的高考还是不一样的。
后世的高考,考上的人会去不同的大学,懂不懂律法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古代科举不一样,古代科举是奔着当官的。不管以后当什么官,法律这块都是要学习的。
所以在大周,律法也是必考的内容。
律法题目,除了要熟读大周律法。有时候还要结合当地情况,来进行对案件的判决。
考这样的题目,可以提前看出来考生适不适合当官?会不会判案?
若是对律法熟悉,还是判案上的奇才,就比较适合进大理寺。
云长歇把题目大致看了一遍,就先把自己拿手的贴经墨义做了。
这两类的题目题量还是挺多的,云长歇花费了一上午才写完。
中午他稍微休息一下,想要起来走动走动,却发现号舍太小了,他想动都没办法动。
云长歇叹了一口气,吃了一点东西后,就开始继续后面的题目。这里的条件太差了,他想早点写完早点安心。
算术题目有点难度,云长歇就先做的律法题目。
律法题目就只有一道,讲的是俗套的法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