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天的武功不低,但是极为好色,经常出入烟花酒楼,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尹陌那天以为他喝得大醉,便趁他一个人时在暗巷出手。
谁知秦少天却是装醉,她的刀一来,他便立马换上了一副清醒的样子,一双黑鱼刺处处致命,杀得她措手不及。尹陌当时才跟着梁夏学了三年的刀法,自然打不过他,身上被刺了多处伤口,几经挣扎才终于逃走。
那天下着雪,她的血流了一地,全身越来越冷,眼见前面有个破庙,便进了庙躲雪。
庙里的菩萨像歪倒在台上,香炉也倒在供桌上。
她用最后的力气将菩萨扶正,香炉摆好,在满是灰尘的地上找到一根只剩半截的香,将那香用火石点燃插好,然后拜了菩萨三下,心里想着,如果她注定要在这天死在破庙里,那希望菩萨可以满足她一个心愿,让她死后再见爹娘一面。
祷告完后,她再也没有力气,倒在了神台前的蒲团上,昏了过去。
在晕过去的那些时间,她恍恍惚惚听到好像有人进了庙,还对她说了话,但终究是听不清楚,等到醒来时,身上的伤竟然已经被人包扎好,手里还放了一包年糕,包年糕的帕子上,正歪歪扭扭地绣了一只有缺口的月亮。
她后来曾向人打听过,那天破庙里还有什么人进去过,但当时是雪天,少有人出门,自然无人去在意一个破庙,想找人也找不到。这份恩情一直被她记在心上,想着日后若是遇见了恩人,定要报答。
难道说,当初救她的人就是李逢月?
尹陌想到这里,拿出那张被她放在身上十年的帕子,白色的帕子已经被洗了无数次,但因为料子极好,所以看上去也没旧多少。手帕上的缺口月亮,正与糖袋兰花花心的月亮长得极为相似,只是绣工要精致了许多,原本歪歪扭扭的边缘早已变得流畅圆润。
脑中顿时闪过千百个想法,正在此时,她忽然听见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于是透过窗户往外看去,在院中看到了一个人。
那人身形窈窕,腰肢纤细,里面穿着白色的中衣,外面披着件白狐裘,如瀑的黑色长发彻底披散下来,显得整个人又温婉了许多,姣好的面容在月下像是披上了一层柔光,正是李逢月。
只是此时的她看上去有些奇怪,眼神空洞,姿态僵硬,如同一具美丽的空壳,一步步地往一处兰花丛走去,在那里摘了一枝白兰花,之后又往后院走去,渐渐地消失在了尹陌的视线中。
这么晚了,李逢月出去做什么?而且看样子似乎不太对劲,尹陌有些好奇,便跟了上去。
和外面时不时就出现的巡逻守卫不同,兰苑之中住的都是女子,而且晚上也没有护卫巡逻,到了这个点,四周都已经是一片漆黑,安静异常。
只见李逢月进了后院的一个房间,站在了一个书架旁,转动左手书架上的一盆兰花,那书架竟然就往两边自动分开,露出一段向上而去的木楼梯,李逢月便踩着楼梯走了上去。
她离开后,那书架又自动合拢,若不是尹陌一直跟着,完全看不出那书架背后还暗藏着机关。
尹陌想了想,也跟着重新转动了兰花盆,踏着那架木梯走了上去。
木梯的尽头是一座石室,石室之后通向一条长长的地下走廊,尹陌小心地跟在李逢月后面,尽量放轻脚步,从地下走出后,清新又冷冽的山风铺面而来,已经来到了后山。
李逢月还在前面走着,姿态僵硬,而且一直只盯着前面的路,从来没有往两边看过。
尹陌看着她,不禁想起了曾在岭南乌山村听过的一个传说。
每当七月十五的夜晚,乌山村的村民就会举办一场祭祀,在巫祝的指引下,所有的村民都要喝一碗离魂汤,喝完汤药的人会沉沉睡去,然后在半夜醒来,前往森林深处的墓地,据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她们跟去世的亲人见面。
她曾见过一次乌山村的祭祀,那些人醒来之后就是李逢月现在这样,像是失去了魂魄,只知道往前面走,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
后来有个老大夫跟她说,这是夜半离魂之症,极少数人会在入梦之后出现,而如果你将正处于离魂中的人叫醒,极有可能会让那人成为疯子。
尹陌想起老大夫的话,虽然怀疑李逢月也患上了离魂症,但终究不敢叫醒她,只是将跟在她身后的距离渐渐拉近,李逢月并没有发现。
半个时辰过后,李逢月终于停了下来。
眼前是一座修得齐整大气的坟墓,墓边长满了兰草,零零星星地开着一些兰花,兰草之间还种着两棵巨大的梧桐树,如今已是深秋,黄透的梧桐树叶落满一地,微风吹来,一片叶子飘到了墓前,像是迟来慰问的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