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却已经想明白了退路。
她目光坚定地说道:“自然是住到舅舅那边去。上次舅妈带我进宫,我看舅妈对我很是亲近。我想,舅妈会乐意我们住过去的。”
宝钗看出来了,舅舅舅妈大概有他们自己的打算,而自己,恰好可以成为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
既然互相都有打算,那不如就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住到舅舅家去。薛姨妈看着贾府现在这番光景,也知道这是没法子的事儿了,与其被赶走,不如自己主动。
“可是,若现在走了,那宝玉那儿,之前金玉良缘的事儿?”薛姨妈忽然拔高了声音,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要紧事,差点儿把这一茬给忘记了。
宝钗却已经看透了。她冷静地分析道:“妈,您想想,元春表姐如今出了宫,这荣国府二房,就算老太太再偏疼宝玉,又能如何?”
她继续掰着手指头算账:“爵位是人家大房的,日后是琏二哥袭爵。宝玉还是个不爱读书的,将来只怕连个官职也捞不着。即便他有贾政姨父荫庇,可将来若是姨父不在了呢?难不成,咱们要仰仗琏二哥夫妇的鼻息过活?”
“若真是那样,那还不如舍了宝玉,趁早另作打算。”宝钗语气坚定,不带一丝留恋。她早已看清,宝玉虽是衔玉而生,但在如今的局面下,已无半分可依靠之处。
听了女儿的分析,薛姨妈叹了口气:“宝玉那孩子,倒是个实心眼儿的,不过嘛,你这么说也对,要是你父亲还在,倒是不怕的。”
宝钗哪能不能明白,不过,要是父亲还在,自己家又何苦到处依附于别人呢?
薛家动作迅速。
薛姨妈和宝钗母女倒是会做人,离开前还特意去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面上尽是依依不舍之情,感谢贾府这些年来的照拂。
随后又去王熙凤那里道别。
王熙凤巴不得薛家早点儿搬走,现在省去一个大麻烦,她高兴还来不及呢,所以只说了什么“往后常来走动”、“姐妹情谊不断”之类的客套话,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王子腾夫妇之所以乐意薛家来住,完全是因为宝钗。
王子腾发现,自打太上皇去世,皇帝是越发不信任自己了。别看他从京营节度使升官做了九省统制,说到底不过是明升暗降——京营节度使可是握着京畿防卫,掌实际兵权,而这个九省统制,不过是看着风光罢了,实权远不如从前。
于是,对着求贤若渴的二皇子萧霆锴,王子腾掂量一番,心中有了新的盘算。
他想,当年先帝爷那么疼爱他的太子,结果呢,还不是父子相疑,最终废黜了太子。如今太子的位置,也未必就稳如泰山。
二皇子萧霆锴有个不错的外祖父,如今赐婚下来,未来二皇子妃的娘家也还看得过去。所以,押宝二皇子,兴许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而二皇子甚至还隐约表达了想纳薛家姑娘为妾室的想法。
萧霆锴早就打听过了,皇商薛家,家底颇丰。
他细细掂量一番,太子萧霆锐那里,人家有皇后娘娘的母家李家撑着,三弟萧霆钧有乔贵妃的母家乔家。李家和乔家,都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所以太子和三弟从来不担心花销。
而自己母亲不在了,外祖父就算帮衬,那更多还不是顾着家里的表兄弟们,不能事事都指望外祖父。
而真想谋大事,哪能不花钱呢?
薛家的财富,对于萧霆锴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助力。他需要一个可靠的钱袋子,薛家这样孤儿寡母的,才好控制。
只不过嘛,二皇子想的是给的妾室,薛家想的却是一个侧妃之位。
理国公府的案子审查清楚了,太子并无擅自做主,就是带着人查抄理国公府的时候,也从未对那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的动心,太子以身作则,下头的人就不敢胡乱贪墨。
是以最后审结抄家,皇帝看着那些东西,先是骂理国公府上欺上昧下、鱼肉百姓,后又夸刑部办案有效率。
之后更是夸太子虽年轻,但肯用心,沉得住气,办事有章法,一顿夸之后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给太子。
德麟宫内,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太子很快,就要迎娶太子妃了。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