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诸葛亮洗头只洗一半,在长安城下吃瘪吃得后悔了,那大家也不是不可以再谈。不过这一回嘛,长安城中的老宝贝们要价可能就要高一点了。他们已经预计好了,等到蜀军吃够苦头,屈膝而来,那除了保留九品中正以外,自己还非得叫诸葛亮对天赌咒,将自家的家产私兵一律保留,才能够发泄今日的愤恨。
——谁叫你敬酒不吃吃罚酒呢,是吧?
“所以说是真的要打长安城了?”
穆祺盘膝坐在榻上,左右环视四周,神色天真无邪,近乎浪漫。
当然,他也只能天真无邪,近乎浪漫了。因为方才高朋满座、衣冠济济,以诸葛丞相带头,卫、霍及刘先生鱼贯而入,在他的帐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军事会议;而在这场小小的会议中,穆祺全程旁观,聆听完了一长串复杂艰深、浑然不知所云的转有名词之后,就只能摆出一副微笑的样子,然后——然后说出他唯一听懂了的东西:
“你们真要去打长安?”
营帐内一片寂静。还是诸葛丞相开口:
“是的。”
“必须打吗?”
“恐怕很难避免了。”
是很难避免了。虽然理论上讲他们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要答应对方的条件,就可以兵不血刃,攻下都城。但是——但是,事情到了现在,北伐的曙光已经闪耀眼前,他们反而没有了那种虚与委蛇,柔软应付的灵活性了;政治的第一要义是区分敌友,区分敌友的第一步是竖起自身的旗帜;而一旦大旗树立,那就必须生死以之,坚定不移,向所有人宣示你最大最可靠的稳定,不容改移的信念。
当然,事有从经,亦有从权;弱小的时候稍微放软一点身段,其实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忍一忍也可以过去。但现在力量已经增长,筋骨已经强壮,期待已久的辉煌胜利已经近在眼前;如果还不能斩钉截铁,慨然而明确地宣示自己的理念,那恐怕就连最强硬的铁杆,都要忍不住生出怀疑:
——你喊了这么久的“兴复汉室”,到底是不是个真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这最后一步,越是不能泄掉这至关紧要的一口气。所以诸葛丞相与刘先生沟通数次,彼此都完全同意:他们可以在金钱上给予对面优厚的待遇,甚至归降的礼制和细节都不是不能磋商;但唯有某些政治底线,是绝不能逾越半步的逆鳞。
说难听些,你现在敷衍搪塞,想法子把长安城骗到手了;那将来形成路径以后,只要敌手占领了天下任何一座坚固城池,都可以理直气壮,凭此向你要挟政治利益;如此一路占领一路妥协,妥协到了最后,恐怕自己都已经扭曲得不成样子。就譬如后汉光武皇帝起事,虽而一路顺风顺水略无阻遏,但为了快速夺取权力所吐出的种种利益,也终于在日后化为凌厉凶狠的回旋镖,砸得皇帝们满头是包——东汉宫廷政治的阴毒、冷酷、僵化,东汉豪族的举足轻重,无可制衡,其实也与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相差无几了。
显然,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诸葛丞相都绝不会重蹈光武帝之覆辙,为阿斗埋下不可收拾的隐患。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与长安上层的矛盾便决计不可调和,以至于不能不走向那个注定的结局。所以,在反复争论,确认实在无可转圜之后,营帐难免都有点沉闷。而作为……作为唯一一个不那么沉闷的人(因为根本没有听懂),穆祺左右环视一圈,小心做出试探:
“……要打长安城,应该很不容易吧?”
没有人接话,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如此冷场片刻,还是长平侯心肠好,特别回了一句:
“穆先生所言不差。”
冷兵器时代攻坚克难,本来就是军事上一等一的难题;更遑论长安这种军事要塞、前朝古都,一切工事都已经修得尽善尽美,绝无瑕疵。要想靠云梯撞车和刀剑硬生生啃下它高数十丈宽数十尺的砖制城墙,那耗费的性命必定不可计算;搞不好就会被牵扯个一年半载,导致战局全场崩溃——在这个问题上,孙权已经在合肥重复过很多次前车之鉴了。
当然,由长平侯亲口说出这一句话,那还有另一层诡异的意思——长安都城的工事营建,大半是在汉武帝时代打的基础;而武帝在修筑工事防备外敌时,自然不会不与军中的大佬商议;所以——所以,长安城防的大致思路,还是在卫青手下厘定的方向。
五百年前自己一手打造的城防,要由五百年后的自己亲自料理;那种微妙诡异之处,真是萦绕于心,难以言说。而最尴尬的是,长平侯琢磨了几回,发现五百年前的自己考虑的还是挺周到的……至少他想来想去,就愕然察觉,这套五百年前的防御系统,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缝隙可钻——做法自毙了属于是。
——不过这又能怪的了谁呢?哪家好人会天天琢磨着打自己的首都啊?
在如此微妙气氛中,穆祺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攻破长安城的城墙?”
这又是一句废话,所以连长平侯都不接茬了,几个人一齐转头,默默围观着他。
穆祺倒也不尴尬,他沉思片刻,断然道:
“如果以现在的技术,那多半是做不到的。”
以三国时代人类对自然能量的利用率,完全没有办法应对砖石厚墙与铸铁城门;攻城的手段多半是生挖硬凿,或者拼力撞开铁打的城门——效率都非常之低;而如果要提升效率,那当然只有……
“显然。”刘先生冷冷开口:“现在的技术做不到,但你的技术肯定可以做到。”
穆祺矜持一笑,表示了对刘先生这种认可的含蓄谢意。不过,他也不能不指出一点残酷的事实:
“即使拥有技术,技术的使用也是受限制的。尤其是这种危险的、可以制造大规模杀伤的技术……”
系统的限制可不是开玩笑的,几千页细则缜密规划,确实从一切可能的角度锁死了穆祺腾挪的余地;无论是制造设备、制造原料还是相关技术,都被条例严格限制,绝不许他随意挪用,以此来搅动历史的大局——不行就是不行,容不得任何假借。
面对这样冷酷的拒绝,刘先生却不动声色;他只是慢吞吞——慢吞吞道:
“……我先前听去病说过,无论所谓的‘现代技术’多么高明精妙,背后的原理,其实也都是可以学习、可以掌握的。”
穆祺愣了一愣:“陛下所言不差。”
的确是所言不差。技术当然可以精深微妙,但技术后的原理却绝不是什么天书,更没有什么某些人能掌握、某些人不能掌握的天然限制;归根到底大家都是碳基生物,碳基生物能玩出的道道说白了也就只有那么一点,尤其是某些简单粗暴的技术——你要说搞拆迁搞爆破需要考虑什么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那硬要追究当然也对;但实际上懂的都懂,在拥有现成的、成熟的配方时,其实只需要几个略懂高中化学常识的普通人,在粗制滥造的实验室里鼓捣鼓捣,往往就能整出一大堆威力十足的危险玩意儿——毕竟,从古至今,化学就是门槛最低、杀伤力最强的玩意儿。
陛下身体微微前倾,眼睛已经悄然眯了起来。
“那么。”他轻声道:“假如——我是说假如——上林苑中某些老练而成熟的工人,自发的对什么‘化学原理’产生了兴趣,当他们抱着疑惑,向你请教的时候,你会认真解答么?”
穆祺顿了一顿,颇为诧异地望了刘先生一眼,仿佛不相信此人竟然能说出这样和善、礼貌、通情达理的好话来;他默然了片刻,才轻声开口:
“传播知识是我应尽的义务,只要有人愿意求知,我当然乐于解答。”
“没有限制?”
“当然没有限制。这又不是什么机密,谁有权力限制?”
要是什么高精尖科技与绝密材料也就罢了,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化学知识属于人类共有的智慧结晶,不能由任何一方垄断;即使强势如时光管理局,在这个问题亦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管来管去,只能泛泛而谈,说一句“希望和平”而已。
“那么。”刘先生的声音更轻了:“如果有人天赋异禀,居然从这些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化学原理里,领悟到了某些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诀窍呢?”
“……那我会很遗憾的。”穆祺道:“我当然希望,这些知识能够用在更和平的用途上,为历史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一味的滥用暴力,沉醉于自相厮杀之中。我再声明一遍,我个人是热爱和平的……”
“喔。”刘先生似乎根本没有听进去后面那一长串的真情表白,他自顾自道:“那么,如果这个工匠根本不顾你的遗憾,不但利用这些知识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武器,还特意把武器支援给第三方的势力,直接搅动了历史的局势呢?”
“那我会非常、非常、非常遗憾——”
“我完全明白了。”刘先生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他转过身来,极为自信地向剩下的数人做出宣示:“你们可以放缓进度,稍微在长安城下等上一等;最多只要半个月的功夫,上林苑那边应该就能预备好一切攻城的物资,攻下任何城池,都决计不成问题——放心,一切自有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