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 第171节(第2页)

第171节(第2页)

&esp;&esp;吃面

&esp;&esp;秋风拂过,清爽凉快,不热不燥刚刚好。

&esp;&esp;天刚蒙蒙亮,光华街十五号[家里饭馆]已经大门敞开,昏黄灯光透过玻璃窗映照到门前坐着的几人身上。

&esp;&esp;“摘完菜就开门吧!”王念看时间已经差不多,站起来抖落裤子上的碎叶:“看谁去把蜂窝炉提个出来蒸包子。”

&esp;&esp;“我去。”

&esp;&esp;王念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个高挑的人影忙应和道。

&esp;&esp;“自从连雪花来,显得咱们都懒得要死。”胡文丽用明显开玩笑的语气调侃道。

&esp;&esp;张红燕对自己还是有相当清楚的认知,忍不住承认道:“人家就是比咱们勤快。”

&esp;&esp;王念已经走进厨房,透过灰蒙蒙的天看向院子。

&esp;&esp;何亮出面当了这个恶人,明确表示半分钱都不会出,岳父也没有长期住在女婿家的道理。

&esp;&esp;哪怕背上不孝名声,回程火车票也在罗翠芬谩骂中塞到了他们手里。

&esp;&esp;五千元,周山秀代替连雪花赎回自由,也让周大南一家彻底歇了要在城里扎根的想法。

&esp;&esp;所以周大南一家走得干脆,从头到尾都没过问一句还在医院治病的连雪花情况。

&esp;&esp;王念没有好奇周建军到底有没有得淋病,只是提出连雪花出院后可以来饭馆帮忙。

&esp;&esp;第一次出远门的连雪花自此便可以真正为自己而活。

&esp;&esp;“王念姐,那我开始蒸包子了。”

&esp;&esp;短短个把月,那个怯懦胆小的农村姑娘脱胎换骨,鹅蛋脸笑容明媚,瞧着整个人都漂亮了不少。

&esp;&esp;“忙完你就先回去吧。”

&esp;&esp;“山秀姐说中午回去打扫卫生就行,一会儿我把碗洗完再回。”

&esp;&esp;声音越来越远,端着蒸笼的人早已走得没影了。

&esp;&esp;早上连雪花在王念饭馆里帮忙,在九点前就回录像厅那边打扫卫生,弄完再回饭馆里忙活中午饭。

&esp;&esp;两份工资足够连雪花在安怀租房生活下来,上个月听说还攒了八十元钱。

&esp;&esp;“何亮的录像厅生意怎么样?”

&esp;&esp;王念用筷子沾了点大锅里熬煮的骨头汤,觉得盐似乎不够,又撒了两勺雪盐。

&esp;&esp;“生意没以前好。”连雪花快步走进厨房,边回答边把面碗从碗柜里抱出来摆到灶台边:“录像厅晚上放一部电影就关门,来看的人少了好多。”

&esp;&esp;“钱是赚不完的,身体要紧……”王念意有所指地笑了笑。

&esp;&esp;汤锅里肉汤翻滚,香气透过砖缝飘向四邻。

&esp;&esp;“排骨汤的香味!”

&esp;&esp;一阵微凉秋风拂过,正好走下公用汽车的人群里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耸了耸鼻子,跟老伴感慨。

&esp;&esp;“难道就是老许说那家面馆?”大娘满头华发,但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esp;&esp;相反嗅觉很好的老爷子却早已穿上了军大衣,身躯微微佝偻,右手还杵着根看不出材质的拐杖。

&esp;&esp;“那里离着好几百米……怎么可能飘那么远。”老爷子不相信,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提起拐杖往路边指了指:“应该这附近的哪家正在炖排骨。”

&esp;&esp;“跑那么远就为吃碗面条,咱们真是闲出屁来了。”大娘不满大爷的反驳,转身都瞪了眼大爷。

&esp;&esp;大爷还是乐呵呵的,背着手慢吞吞地往路边走。

&esp;&esp;“几年没来,这光华街都大变样了……”

&esp;&esp;“国家要发展,哪能跟你我一样越活越老,肯定是越来越新。”

&esp;&esp;“怎么还有唱戏的店?”

&esp;&esp;“那叫音像店,让你平时没事多学学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天天的只晓得听戏。”

&esp;&esp;“我喜欢听戏,这什么流行歌一点都不好听。”

&esp;&esp;“老古董,不懂进步。”

&esp;&esp;大爷说句大娘就回怼一句,两人脸上却都带着笑容,显然早已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

&esp;&esp;走着走着,一道同样颤颤巍巍的身影走近,大爷瞬间眉开眼笑。

&esp;&esp;“老许。”

&esp;&esp;“老李,老张。”许大爷从臃肿的棉袄中抬起头,笨拙地朝两个老朋友走来。

&esp;&esp;三人曾经是住同个部队家属院的邻居,相处了快十几年,只凭一个背影就能认出彼此。

&esp;&esp;三人碰头,难免互相又是一番叙旧。

&esp;&esp;许爷爷本名许成海,退伍后接受部队安排来到光华街街道办事处工作,另外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

&esp;&esp;男人叫李茂华,妻子张玉,同样也在街道办工作到退休。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