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元朗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似乎有所缓和。
各位常委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这一提议既稳妥又可行。
沈汝涛和郝庆安没有表态,但他们心里清楚,考核方案已成定局,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不可能影响到最终的通过。
索性闭口不谈,俨然变成旁听者。
倒是其他人纷纷表示支持,在厉元朗的建议下,众人以鼓掌方式通过。
谁知,就在掌声停下之际,一直旁听的李炳乾,突然站起身来,举起右手说道:“我有不同意见!”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无数双眼睛的关注。
谁都没想到,在业已成为定势的情况下,作为旁听的李炳乾,竟然公开提出反对。
使得在场众人全都惊掉下巴。
倒是厉元朗稳坐泰山,心平气和的说道:“李老,您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还是请您坐下说。”
这样的态度,给予李炳乾很大的尊重。
可是李炳乾却没领情,依旧不依不饶且情绪激动的表态道:“厉书记,各位同志,我们选择干部是有一套完善机制,同样,考核干部也是经过缜密的考虑,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措施。”
“这一点,同志们明白,我想厉书记也应该清楚。”
“可是,去除我们的完善机制,把干部考核交给老百姓评分,太过儿戏。这样做,把我们组织置于何地?把多年培养出来的干部置于何种境地?这不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我们组织辛勤付出的否定!”
李炳乾越说越激动,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对这项考核方案持有极大的不满。
他继续说道:“我承认,群众的意见很重要,但不能作为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干部的政绩、能力、品德等多方面因素,而不能仅凭群众的打分就妄下结论。”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常委们,似乎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支持他的观点。
然而,会议室里却是一片沉默,只有李炳乾的声音在回荡。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知道,我的意见可能不会被采纳,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为了我们的组织,为了我们的干部,更是为了我们的事业。”
厉元朗静静地听着李炳乾的发言,没有打断他。
待李炳乾说完,厉元朗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坚定:“李老,您的意见我听到了,也理解了您的担忧。”
“但是,时代在变,干部考核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民意考核不是否定我们现有的机制,而是对它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选拔出真正优秀、经得起群众检验的干部。”
“当然,民意考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对干部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做好这项工作。”
厉元朗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缓和下来。
常委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厉元朗的观点。
李炳乾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也明白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坐了回去。
会议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议程顺利进行,民意考核方案也最终得以通过。
然而,对于李炳乾来说,这次会议却让他深感失落和无奈。
更多的是,孤单无助,孤立无援。
出现这个小插曲,并未影响接下来的既定议程。
下一项,就是关于个别干部调动的人事讨论环节。
张秋山照例宣读组织部的决定,其中就有推荐王丛担任金德市委常委、宏枝县委书记的任命。
别的都还好说,唯独到了王丛这块,王潇木再次发表看法。
“王丛同志调来仅仅不足两个月,就让他但此重任,是不是有些娄都促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考察考察,毕竟这个位置十分关键,不能有任何闪失啊。”
常务副省长李贺也发表类似担忧,“潇木书记说得在理,王丛同志年轻,有活力。只是这么早把他派到基层工作,还担任金德常委这么重要的岗位,一旦出现什么差错,恐怕影响不好。”
他最后这句话,摆明就是说给厉元朗听的。
李贺的话,无疑给王潇木的观点增添了分量。
两人的担忧,也让其他常委们开始重新审视王丛的任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