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杰行云流水的操作,卞祖单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这手法,很专业。
比他见过的职业茶艺师都要更……
更有美感!
对。
就是美感。
“卞老师,尝尝今年的春茶。”
半晌,李杰将二炮的白茶推到卞祖单面前。
“很香。”
卞祖单端起茶盏,轻轻一嗅。
“好茶,茶好,泡茶的手艺更好。”
“卞老师过奖了。”
李杰哈哈一笑。
“没有过奖,是真的好。”
寒暄几句,卞祖单倏地提到。
“小周,你之前是有学过作曲吗?”
“嗯,自学过一点点。”
李杰脸不红,心不跳的承认了,卞祖单口中的作曲,是指那种正规的学院派教育。
古典音乐方向的作曲和流行乐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前者明显要求更高一点。
会古典乐的,可以去流行乐,只会流行乐的,那是无法跨界去搞古典乐。
对于卞祖单的疑惑,李杰早就预料到了。
原因很简单。
他提供的曲谱,很‘专业’。
总谱、分谱都有。
所谓总谱,顾名思义,包含每种乐器的谱子,包括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编排、衔接、演进都在里面。
如果不是特别精通的人,不说谱曲,就是看都看不明白。
“那,可惜了。”
卞祖单不遮不盖道:“如果你上过专业的学校,现在应该是在团里。”
说着。
他又笑了。
“抱歉,有感而。”
“您客气了。”
李杰微微一笑,什么团不团的,他不是很在意,虽然摇滚歌手的名声有点‘臭大街’。
但那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都从良了!
改邪归正了!
接着,两人交流了一下未来的计划。
李杰的第三张专辑一共有分钟,每歌五到六分钟不等,一共分钟,跟一场音乐会的时长差不多。
在流行乐分类,这是歌,在团里,那是一支曲子。
一般而言,一支专业的乐团排练一新曲子需要o-o个小时左右,一天训练两个小时,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只是熟练。
录音棚录制的要求远比现场演奏要高得多。
所以。
当卞祖单提出需要两个月,oo个小时的训练,李杰直接答应了。
oo个小时只是训练、排练。
真正到了录制,可能还需要几十个,甚至一百个小时。
李杰掐指一算,等录完声部,可能要到年底了,好在排练期间不需要他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