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有不少人拖家带口的排着队,县城门口搭着不少简陋的草棚子,里头有已经登记好的人家在等待,
县衙管理户籍的胥吏,全都在城门口,为逃难的灾民重新登记造册,县衙在邓将军的掌控之下,
出台了逃户返乡,“旧账购销”的政策,鼓励流民、逃户下山返乡,回到原籍。
程家业他们一行人走到城门口,见到这么多人都在排队,也自觉在队伍后边排队,然后程家业交代了两句,
自己跑到前头去找胥吏衙役打听消息去了,在城门口,他还看到了告示,又和衙役套近乎,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才跑回队伍里,对着期盼的同伴道:
“咱们应该能分到一处的,上面说了,非临水县本地的流民,可以选择返回原籍或者就地安置,返回原籍,官府会给一定的盘缠,就地安置可以根据意愿选择村子,人满在选择其他的,”
路上,他们就商量好了,一块去程家业的老家,双林村,程家湾,那地儿在整个临水县算是中上,他们来得早,应该能到哪儿去。
排了好一会儿,轮到他们的时候,一行人被胥吏盘问了一遍,交代了从前的家底和身份,顺利的选到了双林村,
当面登记造册了,不得不说得是,几个妇人中,三个带孩子的妇人和另外两个妇人,
和队伍里的男人看对眼了,双方都确认自己的丈夫或者媳妇死亡了,直接口头约定为夫妻了,
就共同上了一个户籍,另外三个妇人还不想和其他人程家,就登做寡妇,单独立户,
本来胥吏是不大愿意的,还是他们好说歹说,才勉强给她们开了户。
之后有衙役带他们到特定的草棚位置,
“你们就在这儿等着,一会儿负责双林村的里正会来领你们下到村子里去,”
看着要走的衙役小哥,程家业连门上前问道:
“这位大人,双林村的里正可还是从前的张里正吗?”
衙役摇了摇头,
“不是从前的张里正了,好似是姓吴的,我也记不得了,”
“多谢小哥!”
程家业拱手作揖,等衙役走了之后,对着身边的同伴说道:
“无妨,就算不是从前的里正,咱们有这些东西,肯定能过好日子的,等到了村子里,咱们先寻村长找个空屋子落脚,然后在把分到的田地开垦出来,种上粮食,”
刚才他打听了消息,衙门一边登记人口,一边也会筛出那些没人了的空户,将空出来的田地和空房重新分给新的村民,分完为止,以后来的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他们运气还不错,还没有分到双林村的人,他们算是第一批,能有些选择。
不过他们没有表现的太高兴,因为那里是程家业的家乡,
没有太多人返回村子里,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清楚,要么还躲在山里,要么逃难到别处了,要么就是人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