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那种比较早熟的人,他能看出父亲的心思,只是因为年纪的缘故,显得束手无策。
夏凤华倒是没什么变化,盯着河面:“我倒是觉得这河水好像变得比以前浑了,你们觉得呢?”
“我觉得没什么变化。”
“我看也差不多,没什么区别。”
少年不知愁滋味,聊着聊着,谢望和就忘了心中的惆怅,跟着大家讨论起别的事情。
大家从小一起长大,彼此都是非常熟悉,天天在一起也不嫌烦,就一直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开学以后,我们就要分开了,周辰和思艺,你们要去一中,我们要去七中了。”夏凤华又突然说了一个敏感话题。
邵星池却不屑地说:“一中和七中就在一块儿,虽然不是一个学校,但我们还是可以一起上下学,只是不像以前随时都能见到罢了,没多大区别的。”
马思艺也是点头:“是啊,就在隔壁。”
周辰双手抱胸:“去年就让你们好好学习,我们一起上一中,你们非不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望和道:“我不是说了嘛,一中管的太严了,我可受不了,再说了,一中是好,但谁说不在一中就考不上大学了?我们在七中一样可以考上好大学。”
配合剧情后期来说,他倒也有说这些话的底气。
但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o年的苏省高考,周辰可是非常熟悉的,若是按照剧情中那样,在还剩几个月的时候才努力奋斗,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谢望和只是主角光环附身罢了。
“在七中,你能好好学吗?”
“谁说不能,只要想,就能。”
“你能,就你能。”
“高中还要军训一个星期,天哪,我本来就黑,这一个星期下来,岂不是更黑了?”
“…………”
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时间慢慢的流逝。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扬起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每一粒都是一座山。
花街的人们就是如此,以往靠着运河生活的他们,在步入二十一世纪后,运气仿佛就已经不再站在他们这边,曾经繁荣昌盛的运河,随着河运的衰落,再也不复以往的繁华。
就比如马奶奶和梁海泓她们的早餐摊,因为花街的人流量减少,生意也是越来越差,赚钱也是变得困难。
反倒是黄秀萍的服装店,因为抓住了时机,几年下来,生意越来越好,今年又扩了一间门面。
因为没什么生意,梁海泓她们几个就聚在一起说话。
“这运河的生意越来越差,连吃早饭的人都不多了,我们这个早餐本来就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更难了。”
李燕唉声叹气的说,前几年丈夫跑船赚到钱,家里的生活非常不错,可现在丈夫跑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赚不了多少钱,自己这个小早餐摊也同样赚不了几个钱,家里的生活愈加拮据,还有总是会来打秋风的婆婆小姑子。
想到这里,她脸色就更垮了。
梁海泓叹道:“谁说不是呢,搁前些年,谁能想到那么大一条运河,居然会在几年时间就垮了,真的是世事难料。”
李燕担心的只是自己家的生活,可她要考虑的就多了。
因为那艘一千吨的大船可是他们一个院里的几家人合股买的,家家都有股份,船上赚不到钱,不但是他们家赚不到钱,是院里的大家都赚不到钱,所以作为领头的他们家,压力自然是最大的。
丈夫这几年老了许多,她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看看人家秀萍,当初跟我们一起摆摊的,结果人家现在服装店开那么大,周围的服装店,就属她家做得最好。”
李燕一脸感慨,当初黄秀萍要摆摊的时候,还专门请教了她们,她们也是倾囊相授,可谁想到几年时间,她们是越做越不行,而黄秀萍却越做越大,境遇当真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