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儿臣……儿臣以为,针对灾情之事,命各地督抚给于好生处理,以前也有那般事情,可有先例。”
“当不为难。”
“至于……钱粮之事,如今国库银子不多,各地的银子还需要数月才能够解送京城。”
“灾情所需,可由各地自己筹集一些。”
“若然不足,朝廷……可负责二分其一,或者一半之用。”
太子头颅微低,闻此,身子有颤。
却随即想了想,将所思道出。
“昱儿,你呢?”
德正帝不可置否,没有评判,目光一转,落于另一人身上。
“父皇。”
“儿臣以为,眼下首要两件事。”
“其一,灾情和兵事。”
“其二,银子!”
“这两件事实则又是一体相关,无论是灾情还是兵事,都需要大量的银子,而国库现在存银有限!”
“是以,儿臣以为,可由朝廷派出钦差前往受灾之地,给于亲自赈灾。”
“一则,观灾情真实,给于最准确的赈灾。”
“二则,有钦差在,也能够令一些钱粮花费在刀刃上,以免出现贪墨之事。”
“兵事上,有先前调遣的援军以及数百万钱粮,短时间内当无碍,也希望俞将军尽快有好消息传来。”
“至于银子之事,各省的田地银子,还需要数月时间,是以,可从盐课、苏杭织造之地着手。”
“短时间内,筹集一两百万两银子不难。”
“而且有闻两淮盐课为林如海掌管,其人办事有力,父皇可命他施为筹集银子。”
“只要能够再有数百万两银子,今年之事撑过去,各省解送的银子就来了。”
项成昱!
诚王!
年岁较太子殿下小了一些,形容方正,体态修长不掩魁梧,身着青色的龙纹锦袍,头戴燕弁冠,一步近前,深深一礼。
“桓儿,你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正帝看向又一个儿子。
“父皇!”
“儿臣……儿臣以为诚王兄所言极好。”
荣王!
项成桓,年岁又年轻了一些,形容俊美许多,少了一些诚王的英武、魁硕气息。
出列一言,也是一应。
“康儿!”
“你听了这般久,可有所想?”
德正帝看向自己的胖儿子。
接下来就要领差事了,同样,国政要事也要一一入眼的,也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观点的。
“……”
“父皇,儿臣……儿臣……,儿臣无法。”
“儿臣愿将恒王府名下的所有所得献出,落入灾情之地,希望有一份力。”
小胖子心中一突。
正狐疑父皇会不会点自己之名的时候,现在就轮到了,跑都跑不掉。
法子?
太子都没想出来,自己……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