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义正端着茶缸喝水,听了他的话愣了一会儿才说:“行啊。”
他清楚,苏家当众向他道谢,是在向京都的人说他后面有苏家,以后他在京都做生意会顺利很多。而且,正平既然要认苏家,就该光明正大的让所有人都知道。
苏家这样做的很对。
“他们还想让我改姓。”韩正平又道。
“该的。”这次韩德义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你别有什么顾忌,我跟你妈都不会介意这个。既然要认,就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再说,就是改了姓,你就不是我儿子了?”
“我永远是您的儿子。”韩正平很认真的说。
“这不就得了,再说你认回去了,家里还有二胖呢。”改姓迁户口,韩德义早就想到了。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但仔细想想,正平改了姓比不改要好。
苏文山就正平一个孩子,苏家以后是要他继承的,苏家自然不愿意继承家业的人不姓苏。而且,他还有一个儿子,又不是没有后了。
“那行,我明天就跟他们说。”韩正平道。
韩德义嗯了一声,然后问起了他的学业,父子俩聊了很长时间。晚上的时候,韩德义跟田慧英说了韩正平改姓的事情,田慧英也早就想到了,她说:“改了挺好。”
她不是对韩正平没有感情,毕竟是亲手养大的。但她更希望家里的东西以后都是韩二胖的,她承认自己偏心,但她觉得自己的偏心没错。
韩德义知道她怎么想的,也没有说什么,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韩正平就跟苏文山说了这事儿,苏文山自然高兴的很,心里再次说韩德义夫妻明事理。
婚礼在腊月十八,天有些冷,但婚礼会场却热闹的很。虽然这场婚礼不是顶级隆重,但现场的布置各个细节都精致的很,足以看出苏家是下了功夫的。
京都该到的人都到了,苏文山和孔秀婉的事情,京都有些人家知道,但有些人家不知道。现在苏文山突然结婚,那些不知道内情的人都好奇,苏文山找了个什么样的妻子。
不得不说,苏文山虽然四十多岁了,但不少人都盯着他的亲事呢。而且,想给他介绍的对象,几乎都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当然,苏文山都推辞了。
所以,不少人今天来,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找了个什么样的天仙。
婚礼很快就开始了,当司仪说出请新人上场的时候,苏文山一脸笑的牵着孔秀婉的手上了台。下边有些人,见孔秀婉虽然样貌不错,但看着年龄不小了,都有些失望,也有些不甘。
接下来,司仪把两人的故事大致讲了一遍后,大家才明白,孔秀婉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嫁给苏文山,不少人同情孔秀婉的遭遇。
等婚礼的程序走完,苏文山拿过司仪的话筒,说:“我这辈子最愧对的人是我的妻子和儿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儿子的养父母,韩德义先生和田慧英女士。
他们在我妻子生命危难的时候救了她的性命,把我们的儿子养育成人。今天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感谢。”
说着,他拉着孔秀婉的手下台,走到韩德义和田慧英跟前,对着他们两个深深的鞠了一躬。韩德义和田慧英连忙把他们扶住。
参加婚礼的人,这次都记住了韩德义夫妻。这对夫妻虽然出身不高,但有苏家在后面站着,大家都得给三分面子。
不过很多人好奇,苏文山的儿子是哪位。然后在苏文山和孔秀婉给宾客敬酒的时候,大家就都见到了人,因为苏文山和孔秀婉是带着儿子给大家敬酒的。
见到韩正平,就是再喜欢挑刺的,也不得不夸一句一表人才。
这边主桌上,坐的都是京都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苏明昌非常“谦虚”的跟他们说着自家孙子:
“得过国际奥数比赛的冠军。”
“在哈佛上大学,前段时间论文得了国际大奖。”
“这孩子就是聪明好学了些。”
……
憋了好多年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炫耀孙子了。
一定要试试啊
苏明昌跟周围人炫耀孙子,安瑞锦这边则被人问韩正平的情况。
“多大啦?”
“在哪儿上学啊?”
“学的什么专业啊?”
“有没有处对象啊?”
上层圈子也就那么些人,大家结亲都喜欢门当户对,苏家突然冒出来个看着各方面都优秀的青年,自然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家里或者亲戚家里有适龄女孩子的,都想问问情况。
安瑞锦应付的游刃有余:
“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婚姻自由,一切都看他自己的。”
“正是学知识的时候,现在以学业为主,对象的事情以后再说。”
但她话虽这样说,存了心思的人家也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京都上层圈子就这么多人,而且下一代里特别优秀的不多。
韩正平这样的,样貌学业家世都优秀的,实在不多。要是能提前占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安瑞锦应付完打听韩正平情况的人,跟坐在她身边的夏老太太说:“小四那孩子真是讨人喜欢的紧,见到她啊,我就不由自主的开心。”
夏老太太知道她的意思,就是让他们放心,苏家还是中意小四。
“小四那孩子确实讨喜,正平也很好。”夏老太太道。
这边韩正平陪着苏文山和孔秀婉敬酒,到了顾思晴他们这一桌。顾思晴跟王月菊和顾一敏、顾二慧坐在一起。
孔秀婉和苏文山挨个敬酒,到顾思晴他们的时候,韩正平站在顾思晴身边,笑着看她,用口型说:“别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