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你上面的北方贵族被革命军咔吧咔吧砍光了,你还什么都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放出来了,还有了自己的户籍。永安大手一挥,废除了那一堆乱七八糟的流寓州郡名称,让你有了新的籍贯,叫做定州某某郡百姓。然后给了你如下几个选择——】
【你可以去种地,按照当时的均田制分法,你将会获得五十亩地,当然,那个时候的亩和我们现在的亩不一样,亩产因为土地质量的问题也差距非常大,但对于那个时期来说,已经是一笔足以立身的财富。同时你上面收缴税收的官员还告诉你,你每年分两个季度,上交自己收成的两成,他们会用最标准的度量工具来进行称取,剩下的八成你都可以留给自己,你愿不愿意干?】
【和之前奴隶一般的生活相比,你都要登顶极乐了!你不仅愿意,甚至还想偷偷掰点余粮,趁着晚上没人的时候放到府库门口。】
【你也可以去从事手工业。因为第一次出海回来的慧果法师告诉你们,丝绸是这批带去的东西里卖得最好的,价值堪比黄金,可以换来南方群岛上种植的粮食作物和西方的宝马,填补进军备物资中。那麽你纺织出来的布匹绸缎,也会被朝廷用比之前高昂的价格征收。或者是去协助造船,领取不输于种田的工钱,等等,就不一一例举了。】
【当然,你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说经商有风险,很有可能会将原本就不丰厚的家产赔光,但也有可能会赚得盆满钵满。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世家贵胄刚刚经历了一轮清洗,好像空出了非常多的位置,你曾经见过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觉得自己或许也能拥有这样的资产。你这样告诉自己,只要我不像是那些蠢蛋一样谋逆不就好了吗?这个选择,好像也很有奔头。】
【不仅如此,你也可以去从事医护行业。永安大帝为了确保百姓不会因疾病的缘故而卖掉自己的土地,对愿意学医的人给予了一笔略高于种地营生的补贴,如果出现了天灾,这笔补贴将会远高于种地的收成,还学会了一门赖以生存的技巧。】
【是的,你还可以去从军。除了府兵家庭,也就是领取每代从军永业田的军户之外,其他参军的士卒归属于募兵的行列,是能从朝廷领取作战补贴的。朝廷每年科举选拔的官员中,还会有一批水平不足以当官但算数水平不低的人加入到胥吏之中,负责军资计算,确保从出征所得到阵亡抚恤,都会准确地发放到位。】
【你还可以去读书……但这个的前提,是你家中有一定的钱财累积,能让你这个壮劳力有临时脱离生产的条件。好在,永安大帝的十年树人计划,让你识文断字的成本削减到了之前的一半,被砍头的大贵族们也没法反对打破知识垄断的行动,只能在地下干瞪眼。等你学成之后,你也就是一名“士人”了,能够参与到朝廷组织的科举选官中。】
【……】
【这一个个选择和现在的行业数目是完全不能比的,但作为一名曾经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白籍佃户,你突然发现,前方的每一条路好像都是可以走通的,如果保守一点地来,也可以先领取朝廷发放的田地,按照普通农人的生活方式耕作赚取粮食。】
【当然,你需要注意,这五十亩田地是不能随意买卖的,如果你要选择放弃种地,进入其他行当,你需要将这些田地按比例折价归还于朝廷,对自己往后的选择自负盈亏,唯一的后悔途径,就是凭借票证,可以在三年内将田按照原价赎买回来。但有可能赎回的田地不如现在的肥沃,也有可能需要去隔壁郡县领取,因为北方又有流民结束了逃命,到你们这儿来了。】
【……】
“够好了……”
真的够好了!
这是一段哪怕再不通文墨的人都能听懂的话,用最为直白的文本,将一条又一条道路铺开在了天幕下每一个人的面前。
甚至每一条路,虽然走向各不相同,但也有自己的前景。
竟让人恍惚觉得,这不是战争频频、南北对峙的时期应该出现的场面,而更应该发生在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之中!
尤其是对商业、医疗以及手工业的鼓励,都让人险些要忘记,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在越过天险的地方,北方的铁骑也始终觊觎着这一片土地。
可是……可是难道陛下她就不怕,所有人都会选择利益更高的行当,让朝廷的兵卒不足,让朝廷的军粮不足吗?
习惯了自私而野蛮争斗的北方蛮夷贵族,更是如听天书地听着这段话,无法理解为何永安在交战当前,敢做出这样的选择。
天幕的声音幽幽传来。
【其实对于大部分晋朝百姓来说,这个选择是没那麽难做的。他们大部分都还没有脱离田地生活,当田地耕作能够满足吃穿住行,还能为下一辈积攒财富的时候,他们会全力支持永安,先把军备器械和粮草准备充足,先有足够的兵将戍卫在各个隘口。否则,没了永安,谁还有这样的胸怀?】
【更重要的是,百姓,或者说人民只是没多少文化,没读过几本书,不代表他们是傻子。他们从永安的一条条诏令中听得懂一个潜在的声音。】
【还记得这一卷的标题吗,我叫它新生之芽,并不仅仅是因为,永安终于名正言顺地拥有了发号施令的大权,还斩断了世家贵胄的命脉,也是因为,有一颗慢慢浮现的幼苗长在了这片土地上,像是在告诉所有人——】
【永安从一开始就觉得,战乱终会结束,也一定会结束在,她们这一辈人的手中。】
天幕之下,四野皆寂。
第85章天幕:南三州归化
良久的沉默之后,又好像隐约能听到一阵阵啜泣声。
变成了一种遍布四野,令人只觉脊骨战栗的声音。
“永安陛下她……”
“她真的这样相信吗?”
“天幕又何曾骗过我们,陛下也何曾骗过我们呢?”
是,是啊!
天幕所说的种种,都已在天幕下找到了一个个对照,那麽这一句话应当也是真的。
永安陛下有这样的胸襟抱负,也有这样的自信,让南北之间的混战结束在她这一辈。
哪怕南北分裂已经持续有百年的时间了,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谈何容易!
听听天幕在说什么吧。
【纵观历史上能够成就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对自己能够统一天下都有着强烈的自信。比如秦王扫六合,比如光武中兴,比如我们的永安大帝。】
【北方那些因大秦天王苻坚落败身死而崛起的称王称帝的人,则恰恰少了一份这样的自信。毫无远见和邦交策略的姚兴是一个典范,只考虑到稳守河北河东地界、成为北方霸主的拓跋圭是另一个典范。】
【很难说这是不是因为,他们早期先将自己放在了别人臣子的位置上,然后又受到了那位失败者的影响,就先将自己的目标放得小了一些。】
【这不对吗?】
【可能是对的。这能相对有效地避免发展期的某一场战事落败,会如“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这样,对国力造成根本性地摧毁,但前提是,他们不能有一个永安大帝这样的对手!】
【当永安将自己的愿景定在收复天下,提出的政策都是在将乱世当成盛世来治理的时候,她给百姓带来的信念感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随着这一条条政令颁布而带来的向心力也极为惊人!】
【刚才的那一段假设,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在尽量让每一位子民看到帝王的信念,我们能赢!】
是啊。
天幕之下的一张张面孔仰起,看向那滚动着字幕与图画的天穹,恨不得通过自己的连连点头,让天幕上的解说者知道,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
更恨不得,让不在同一处的永安大帝也听到他们的回应。
若是上面的君王相信,持续百年的乱世不会是下一个百年的常态,而是会结束在这一辈人的手中,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在一个统一而安定的国家中成长,不会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生活困厄,在永安陛下的领导下,他们还有这样多条路去选择,也不必变成士族牟利的工具。
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