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康熙爷带着一大群人也走了进来,浩浩荡荡的一大群。
“皇阿玛吉祥。”
“皇上吉祥。”
大殿之中的所有人,皆起身朝着那个一身龙袍的男子,跪的跪,蹲的蹲。时筠就输于跪的那一个。
“都起来吧!”
“今儿是除夕宴,是家宴,没那么多规矩。”
康熙爷落座之后,大手一挥,行礼的众人全都站起身,各自坐下。
“皇阿玛说的是,那儿子就趁着今儿的好日子,祝皇阿玛新的一年福寿安康。祝咱们大清国泰民安。”
三爷乃文人之首,这一番话说的,那康熙爷的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好!”
康熙爷高兴,心情大好,身边的奴才见状,忙挥手,大殿立马就响起了乐声。
接着就是歌姬,舞技,节目不断。
期间也有其他皇子去祝贺,只不过时筠也跟没放在心上。
左右是轮不到她的,时筠和郭络罗氏便安心的看起了歌舞,时不时的讨论一番。
“咦,这个嗓子不错。”
“啊,那个腰好软。”
两人肆无忌惮的攀谈,惹得九爷在前面黑了脸。
有什么好的,他回去之后,一定也要安排人排练起来,好叫她日日看,看她以后还能看的这么起劲的嘛?
一场除夕宴说有趣也有趣,说无聊也无聊
无聊的自然是九爷这些人,除过喝酒,就像是没别的事情似的。
要说有趣,那就属时筠和郭络罗氏了。
两人的位置比较偏,正好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也没人注意。
你的口水,爷吃的还少?
直到天色已晚,不知怎得,就提到了格格们的婚事,康熙爷当即下令,给适婚的格格们都指了婚事。
并且所有的格格都留在了大清,这可是大清建国以来,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指婚,还都留在了京城,没有送去抚蒙。
要知道,这些个格格公主,在康熙爷的眼中,唯一的用去就是安抚蒙古的那些个王爷。
以及笼络大臣,而这次,既没有抚蒙,也没有笼络大臣。
时筠算了算,统共有十位格格。
三爷家就有三位,五爷家一位,七爷家一位,九爷家一位,还有康熙爷的几个兄弟家的孙女。
她们都在十四岁到十七岁之间。
旁人就不必说了,这大格格,时筠还是听的明白。
指给了浙江巡抚的嫡长孙,碍着这次指婚的太多,所以婚事不能着急办,只是叫内务府定下日子。
年纪大点的,自然先嫁,年纪小一些的,就往后拖一拖。
因此十四岁的大格格直接垫了底,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年底。
虽说晚了些,但时筠觉得正正好。
依她看,大格格年纪着实是太小了,再长一年也不为过。
再说了,这可是瑞郡王府的头一件喜事,自然是得好好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