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结束的暑假,许迩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集训。
培训机构七月起就实行全日制管理,要求全体学员住宿。
所以,即便许迩就是本地的,也只能一周回一次家。
还有许多从外地专程赶来参加集训的同学,整个暑假都要住在机构里。
这还是许迩从小到大第一次住宿,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倒是柯施,这个假期难得清闲。
他在高二上学期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省级一等奖,成功入选省队。
年底代表本省参加的o(国内数学奥林匹克)更是斩获金牌,虽然遗憾未能进入前六十名获得保送资格,但强基计划破格资格肯定是板上钉钉了。
柯施对这个结果并不遗憾。
“人外有人”的道理他从小就懂,这次竞赛已经竭尽全力。
家里人对柯施也是骄傲得很,这可是国家级的金牌!
反应最大的还是许迩,简直都要把他当成神来供着了。
那些天花乱坠的夸赞像不要钱似的往外倒,饶是冷静如柯施也被夸得耳根烫。
“够了。”他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一手捂住许迩喋喋不休的小嘴,一手将金牌挂在她脖子上,“现在你也有金牌了,不用再夸了。”
许迩眼睛一亮,立刻把金牌据为己有。
这还是她第一次戴这么有含金量的奖牌,既然在她脖子上,那现在就是她的啦???。
她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拍下九宫格到社交平台:
【低调低调,正常挥啦~】
配图是戴着金牌的各个角度自拍。
评论区瞬间被彩虹屁淹没。
柯施在一旁看着她眉飞色舞地回复各种夸赞,终于明白她那些哄人的话都是从哪学来的了。
今年全校只有柯施一人获得o金牌,许迩脖子上的奖牌属于谁不言而喻。
同学们简直就是心知肚明。
侧面又证实了两人关系“不简单”。
这无意间又为两人“不一般”的关系添了实锤,不过许迩对这些八卦向来后知后觉。
数学一直是许迩最头疼的科目。
趁着暑假,柯施决定给她好好补补。
许迩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我一周集训五天,周末还要被你抓来补数学!你干脆改名叫‘柯扒皮’算了!”
她要抗议!
“高三上学期你要全力冲刺专业课准备省考,到时候数学更跟不上。”柯施对她的行程了如指掌,“来年校考结束后只剩几个月突击文化课,真的来得及吗?”
虽然道理都懂,但许迩就是想偷懒一点。
见她撅着嘴能挂油壶的模样,柯施轻叹一声:“说到底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当时竞赛成绩再好些,能入围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就能全天辅导你了。也就不用现在惹你不开心了。”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许迩心上。
她听懂了柯施的言外之意。
因为他没能保送,来年也要备战高考,只能趁现在帮她打好基础。
“我不许你这样说你自己!”许迩最见不得柯施自我否定,“学还不行吗?你都这么厉害了还妄自菲薄,是不给我们这些凡人活路了吗?”
柯施看着她低头踢石子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
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如何拿捏她了。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中,他悄悄将两人之间的距离又缩短了一寸。
————————
高三开学后,柯施按部就班地上学,而许迩则开始为年底的艺术统考做准备,前往外地参加封闭式集训。
两个月的时间里,两个人是真的一次面都没见过。
从五岁开始,两人就没分开过这么久。
这期间,全市举行了高考模拟统考,柯施的成绩稳居前列,只要成绩能够稳定,上顶尖的几所高校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许迩也在年底的统考中顺利拿到合格证。
来年校考,她更是以优异成绩跻身都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的小圈名单,
这意味着只要文化课达到强基线,就能稳稳踏入这所音乐殿堂。
临近高考冲刺,许老爷子也不想让柯施再分神辅导许迩,特意为许迩请了家教辅导文化课。
许迩的英语和语文不用操心,文科科目靠背诵也能应付,唯独数学,许迩确实需要下苦功夫。
柯施听说不用自己来给许迩补课,非但没觉得轻松,心里反倒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