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着头苦笑,脱口而出:青云路上多风沙,起凤桥下起疙瘩,热血曾想忧国民,化作冷雨浇傻瓜。”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当场也赋诗一。”
“腾蛟坊下炼真情,起凤桥上铸英雄,天生我材必有用,莫忘祖宗和百姓。”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自此这座桥就改名为起凤桥。”
——
起凤桥上,林熙雨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千年古桥的经典故事,讲到刘墉脱口而出那句起凤桥下起疙瘩时,诙谐幽默的语调,引来工作人员们一波哄堂大笑。
李艳站在摄像机后面朝她伸出了大拇指,紧接着又指了指西更道街一号院的大门。
林熙雨看到号令,踩着花盆底,小心翼翼的从桥上走下来。
“从起风桥街拐过来,我们就来到了西更道街,进入号院大门,需得从高升桥上经过。”
“当地百姓戏说,从高升桥上经过的学子,都能心想事成,高中榜。”
“我也来沾点高升桥的光,希望自己能高考顺利,考入最理想的学校。”
——
“咔!”
杜导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林熙雨麻溜的从造型师手里接过扇子,用力扇了几下。
清朝格格美则美矣,就是太热了些。
“吃冰糕吗?”
顾彬买了冰糕在她眼前晃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吃。”
林熙雨一把抢了过去,犹豫一秒,都是对冰糕的不尊重。
“呵呵。”
顾彬憋着笑,将余下的冰糕分给其他工作人员。
林熙雨吸溜着冰糕,吸溜的美滋滋。
“你同学在家吗?”
李艳探着头,从门缝里往号院里瞧。
小院不大,挤了三户人家,院子里挂着不少布料,花红柳绿,煞是好看。
“这么多布料啊?”
李艳颇为新奇:“打眼一瞧,还以为是染坊呢。”
“吴萌的妈妈是裁缝”
林熙雨笑着解释:“她的手艺很好,好多人来找她做衣服,也有从她这儿直接选料子做裙子的,挂的布料是样品,吸引顾客进门。”
“裁缝好啊,我也想做条裙子。”
李艳眼眸一亮,笑眯眯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下午的采访是吴家的主场,林熙雨没有跟进去。
“有人在家吗?”
李艳举着话筒四下里打量。
“你找谁?”
吴萌早就听到了门外的动静,见她进来,迅进入角色,装作不认识,从自家屋里迎了出来。
“你好,我们是济南电视台泉水人家节目组的”
李艳自我介绍,和吴萌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噢噢,你们好。”
吴萌配合她接受采访:“我在电视上看过你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