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皇帝,怎能容得人凌驾在他头上?
能容明铮多活这二十载,已是他宽容。
他没有错,也绝不认罪!
薛殷一身宫中禁卫装扮,从外面走进来。
姜回道:“端王逼宫谋反,杀害皇帝,其罪行罄竹难书,陛下临终口谕,清君侧。”
殿外日光刺目,“准枢密院正使裴元俭带兵入城评判,若有阻拦,同以忤逆之罪论处。”
“以玉玺为凭。”
她手中拿着一枚白玉玺,雕工精细,上面苍龙栩栩如生。
“是。夫人。”薛殷接过玉玺,“夫人可躲入宁妃的秘牢,等宫变平息后,属下立刻再去接夫人出来。”
“奴才也知晓一处地方,定然能安全躲避叛军搜捕。”
随着说话,这才让人注意到暗处站着一名太监,此人与大太监一样,同是明帝跟前心腹,只是,明帝前些时日打杀的那名奉茶的小太监,正是他的义子。
正在此时,殿外层层兵马包围,“想走?”
“薛殷,一会你趁机逃跑,还有,这个,”她将琉璃瓶放在他手中,“交给醉金楼。”
说着,姜回目光在殿中梭巡,看见燃烧的长明烛才定下,她将蜡油浇在明帝身上,再扯黄缎点燃,扔下去。
霎时,宫殿内变成一片火海。
“废话少说。”姜回打断薛殷,一双眸子寒冷彻骨,“事已至此,大局为重。”
端王不会放过她,薛衡尚有逃脱之机,而她不会武功,反而会成为拖累,最后,一个都走不成。
薛衡压下不安,点头。
“眼下,皇帝驾崩,找不到玉玺,端王就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只要你好好利用这一点,就能活下去。”
说来也是巧合,这个太监便是她入宫之日碰见的王丙海。
“奴才多谢长公主。”王丙海没想到这种时候,姜回还会惦记他的死活,他不过是一个残缺之人,没人真正将他们当做个人。
这一切都在瞬息之间,来不及多说,端王已经走了进来。
“太极殿突然失火,皇兄本就重病,以致惊吓之下骤然驾崩,端王,你真是好狠的心!”姜回声嘶力竭的指责,叫宫殿外的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端王逼宫,虽手段阴损,他却是嫡子正统,继位之后,纵使被人诟病,也是名正言顺。但,若是,杀害皇帝,却截然不同。
毕竟,弑父之罪,天地不容,人人可诛。
殿外士兵动摇,有的甚至连手中兵器都扔在地上,意图放弃。
“姜回,你竟敢污蔑本王!”端王虎目冷瞪,凶气凛凛,仿佛下一刻,就会拔刀杀了她。
“污蔑?”姜回冷笑一声,“这皇宫之中,皆被你一手把持,我有何胆子,敢污蔑现如今的端王,明日的新皇!”
姜回猛地抽出端王腰间长刀,从殿中往外冲去。
她动作又急又快,竟一时没人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