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遇到什么事,先想到的就是找长姐,长姐能干,无论什么事都能帮他摆平。
可是现在,他甚至不敢单独面对长姐,他之所以能回到梁地,不是皇帝开恩,而是长姐要替他去受苦。
算了,这件事还是不要去问长姐了。
他想了想,让他的小厮悄悄去找聂氏身边的郑嬷嬷。
一个时辰后,小厮回来,把从郑嬷嬷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没有什么下毒。
孟晓棠每天都要喝羊乳,在府里养了两头奶羊。
那日郑嬷嬷回家看她的小孙子,原本想在家里住一晚的,可是半夜里便被叫了回来,聂氏上吐下泄,去了半条命。
郑嬷嬷悄悄问了遂宁宫的丫鬟,那丫鬟初时不肯说实话,郑嬷嬷用了些手段,丫鬟便说了实话。
原来那日聂氏想喝羊乳了,孟晓棠便让自己的小厨房给送来了一碗羊乳。
聂氏喝了羊乳便上呕吐不止,她一口咬定是孟晓棠给她下毒
听到这里,赵廷暄皱起眉头。
他还记得小妹刚来王府里,身子很弱,父王特意养了两头奶羊,小妹每次喝羊奶时都像喝药一样,父王便让长姐和他也一起喝,一来陪着小妹喝,二来喝羊奶对身体也有好处。
母妃听说后很嫌弃,不许他喝后来只有长姐陪着小妹一起喝。
后来小妹去白鹤山时带走了一头羊,母妃便让人把留下的那头羊送去了庄子,她说她讨厌那股膻味。
“母妃怎么忽然想喝羊乳了?我从未见她喝过,她说她受不了羊膻味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厮压低声音:“郑嬷嬷说老王妃还在娘家时便喝不得羊奶,哪怕是饭食里加了羊奶也不行。”
赵廷暄呆了呆,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火星四溅,两眼花。
他缓了好一会儿,对那名小厮说道:“把郑嬷嬷说的话全都忘掉,敢吐露一个字,就别想活了。”
这名小厮是郑嬷嬷的外甥,也是聂氏特意挑来伺候赵廷暄的,算是聂氏的人。
小厮忙道:“二公子放心,这话出我的嘴,不过我的脑,小的脑子不灵光,除了吃,啥也记不住。”
赵廷暄摸出两颗金豆子,扔到小厮手里:“拿去买零嘴吧。”
小厮千恩万谢,揣着金豆子,欢天喜地走了。
赵廷暄却再也无法平静。
他虽然不知道母妃为何会喝不得羊乳,但也不觉稀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耐受也不同,他就亲眼见过吃螃蟹吃出一身红疹的人。
问题是郑嬷嬷说母妃在娘家时就喝不得羊乳,说明母妃自己也知道喝不得,可为何又忽然要喝呢?
而且还是选在郑嬷嬷不在府里的时候。
是担心郑嬷嬷阻止吗?
母妃为何会这样做呢?
母妃是不喜欢大嫂,还是不喜欢大嫂在府里养羊?
肯定不会是不喜欢养羊吧,当年母妃也不喜欢小妹的羊,可也是直到小妹去了白鹤山,才把余下的羊送去庄子的。
所以母妃就是不喜欢大嫂。
母妃也真是的,不喜欢大嫂也不用陷害大嫂下毒吧,还搭上自己的身体。
再说,王府里有太医,是不是下毒,太医一查便知。
赵廷暄觉得聂氏太糊涂,何必呢?
他见过大嫂了,大嫂端庄得体,对他也很亲切,虽然比大哥年长几岁,可是并不显老,相反,她和大哥站在一起时就是一对璧人,再说,母妃虽然把大嫂说成乡野村姑,可他又不是瞎子,大嫂那从骨子里透出的清贵,可不是学几天规矩就能学出来的,这是从小到大,在优渥环境里一点点滋养出来的。
他很羡慕大哥能娶到这样一位美丽大方的妻子,他没觉得大嫂有哪里不好。
此时的赵廷暄,不理解母妃为何想要压大嫂一头,更不理解母妃为何要用这么拙劣的手段。
回到梁地的第一天,赵廷暄无法入眠。
遂宁宫里,郑嬷嬷送走外甥,默默摇了摇头。
大郡主让她有机会就把老王妃做过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蠢事告诉二公子,她照做了。
明年二夫人就要嫁过来了,看老王妃这个反应,到时王府里还有得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