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自是不敢多言,就闭着嘴巴,低着头好好做事。
这院里心思活络的,都已经趁乱跑了,只剩下他们这些老实的,无路可去的,乖乖地等着被新主人接手。
绿竹,竹翠话少,念儿也不敢跟他们多说话。
因而,朱红的小木楼下就是这样一副光景,东厢房的门口那儿,两个不大的女娘坐在一起,也不言语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
主院这边,香穗念完一本就停下来让马氏消化一下。
“灶房仓库里的几十石麦子是不是你潮哥从家里拉过来的?”
仓库里这麦子都数量倒是像他们今年的收成,于是,马氏才有此一问。
香穗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这鸡,羊,鹅都是咱们之前的,这会儿都养在马房旁边。”
这还是充公之后余下的东西,大户人家的私产真是多啊。
他们没吃没喝的时候,真不知道人家过得是这样富足的日子。
灶房的库房里还记录着燕窝,鸟儿的窝,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吃的东西,穗儿还说是补品。
燕子的窝能补什么?
仓库里竟然还有一些中药的东西,陈皮,甘草,肉桂,良姜,紫苏。
这些东西也是能吃的?
人参她听说过,海参是什么东西。
不将家里盘点一下她还不知道,盘点过后,她更是孤陋寡闻,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
马氏忍不住悄悄问香穗,“那些听着像中药的东西是干什么的?怎么也在灶房的库房里?你有没有问许妈妈?”
这个香穗还真问了,香穗也跟马氏一样好奇,不过她脸皮厚,不懂得当场就问,灶房的管事给她解释的还挺清楚。
“紫苏那些是熬紫苏膏用的,紫苏膏可以用来泡水喝,听说官家的娘子们可喜欢。”
马氏撇了撇嘴,有钱人家的生活真是想象不到。
他们喝点儿蜂蜜水都是奢侈,原来人家大户人家都是喝紫苏膏的。
“这日子过的,没钱还真不行。”
马氏抄着手若有所思,不知道这些东西以后要不要都减掉。
她问过大当家了,他每个月能拿回来的俸禄是三十六两,她刚一听说的时候,心中一喜,可是看过这灶房的账册后,她欢喜不起来。
这灶房里消耗的东西也太贵了。净是些没听说过的稀罕玩意儿,后面报出来的价格也不菲呢。
“这紫苏膏有啥用,家里有茶喝还不行?”马氏实在忍不住,喃喃念叨。
香穗倒是想尝尝紫苏膏的味道,“阿娘,咱们过来这好多日了,你喝过什么紫苏膏没有?”
马氏摇头。
香穗眼睛一转,对着门口叫:“绿竹。”
“唉,姑娘。”
“绿竹,你去灶房告诉灶娘,我阿娘要吃紫苏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