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伊凛脸色一变,沉默下来。
&esp;&esp;他仔细琢磨片刻,看出问题来了。
&esp;&esp;难怪绣娘故意将此事隐瞒。
&esp;&esp;不是钱给的不够,也不是绣娘不愿意,而是不敢。
&esp;&esp;对于绣娘这么一个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的半桶水修士而言,这其中牵涉太大了。
&esp;&esp;大理寺僧人好好的一次全国巡回演佛会,藏了一位大庆王朝的长公主,这明显有问题了。
&esp;&esp;更有问题的是,和尚队伍一路南下的路途里,不断有人找麻烦,居然是掩饰身份后,奔着长公主去的。
&esp;&esp;伊凛回想起这大庆王朝的皇室趣闻。
&esp;&esp;这些事,不是什么秘密,人尽皆知。
&esp;&esp;村里牛大爷,在说故事时,都会带上一句“先帝过早崩殂而大业未竟”。
&esp;&esp;大庆王朝在数百年前,几乎完成了东胜神州的一统大业。
&esp;&esp;将什么云来国、南浔国、傲来国等等周边小国,全纳入了疆域内——统称大庆王朝。
&esp;&esp;数百年间,大庆王朝皇帝换了一位又一位。
&esp;&esp;直至上一任皇帝,夏渊帝。
&esp;&esp;夏渊帝临死前,留下遗孤,分别为三子三女。
&esp;&esp;其中,最为年幼的三子,深得夏渊帝喜爱,终是排除众议,立之为太子。
&esp;&esp;在立太子后没几年,夏渊帝得了一场怪病,于大约十三年前走了。
&esp;&esp;当时年仅三岁的新太子被迫登基,帝号基盛。
&esp;&esp;长公主当时才五岁。
&esp;&esp;伊凛思绪回到现今。
&esp;&esp;当初在村子里时,伊凛每逢听到这段故事,总觉得怪怪的。
&esp;&esp;三岁的太子,那么容易就能登基?
&esp;&esp;这皇室的民风如此淳朴的么?
&esp;&esp;看来,其中有许多故事,不为世人所道。
&esp;&esp;现在,问题出现了。
&esp;&esp;那一位长公主,居然会躲在和尚队伍里,一路从庆都来到南下。
&esp;&esp;这让伊凛不由自主想到了一个词。
&esp;&esp;——“逃亡”。
&esp;&esp;是啊,长公主逃出了庆都。
&esp;&esp;为什么?
&esp;&esp;真相,只有一个。
&esp;&esp;“原来是狗血老套的皇室斗争。”
&esp;&esp;伊凛将信息捋明白后,顿觉索然无味。
&esp;&esp;他没有兴趣牵扯上这些破事,历史早已证明,在皇室斗争中,没有错与对,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只有胜利者,方有资格书写历史。
&esp;&esp;当伊凛轻声说出这句话时。
&esp;&esp;趴在地上撅着腚的绣娘,伸出手,用力捂住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