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闰没经历过喜事,也自始至终不在乎婚仪,她觉得只要确定和他相伴永生就好。但当她举目是金红色,鼻尖是阵阵桃花香时,就忽然明白了这种氛围的动人心魄之处。
她会感到欢喜。
敖闰偏头,对他露出明净的脸庞,重复道:“我们。”
远处小鱼们在练习奏乐,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晶莹的泡泡划过眼睫,水波溶漾映得她肌肤如霜。
杨戬俯身,啄一下她的脸,笑道:“我们。”
喜乐节奏加快,敖闰的心跳也怦然起来。
她呆呆地扬起脸,任由杨戬将她按在红木椅上,面对妆镜台。镜面里的杨戬神色专注,拿起一把贝壳梳子,眉眼弯弯道:“闰闰,我为你梳妆。”
“嗯。”
贝壳泛着不规则的珠光,梳顺泼墨般的长发,现出白皙小巧的耳朵。
杨戬挽起乌发,轻柔旋绕,修长的手指握着簪子灵活穿梭,束成凌厉而舒展的单刀髻。
恍然间,敖闰想到杨戬第一次为她绾发时的情景。
敖闰找到母亲缝制的衣袍,他循循善诱,引导她产生离开冀州的念头。自那以后,她借混元金斗、寻彩云仙子、得神鼎、识石猴,一去不返。
敖闰静静注视杨戬,透过镜面,也透过许多个相识的时空。
她缓声道:“辛苦了,二郎。”
杨戬的手
掌一顿,喉结微动。他还未开口,衣袖就滑落到敖闰脑袋上。
敖闰感觉有点痒,连忙前倾躲开。
他忍俊不禁,用衣袖拨弄涟漪,像逗一条小鱼。
“杨戬!”
敖闰佯怒,回眸瞪他,却冷不防被亲了一口。温热气息拂面而来,她只来得及看清他澄澈的天眼。
吻毕,杨戬低声道:“甘之如饴。”
他是在回答那句“辛苦了”。
敖闰脸颊有些热,不自在地垂眸,从妆奁里挑出一顶黄金花树步摇冠,“我要戴这个。”
发冠花叶繁茂,行步时金线编织的树枝颤动,铃铛轻响,华美且灵动。
杨戬莞尔,接过发冠替她戴好,再绕到前方,仔细端详。
眼前人宜喜宜嗔,云髻玲珑,灿若霞光映幽昙。
他呼吸一滞,立刻移开视线,取来花钿、重珠璎珞和镶宝手镯。
敖闰罩上紫红罗莲纹半臂,环上锦绣披帛,戴上首饰,满意地拉住杨戬道:“我们去长安。”
他们借着水遁,来到了长安八水中的潏河河岸。
恰逢上元节前夕,暂弛宵禁,华灯如昼。
灯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灯楼高百尺,垂落琤染作响的珠玉。老丈推着灯车,车上各种漂亮物件儿中坐着一个可爱的女娃娃。
老丈热切地开口:“好俊的小夫妻,要买花灯吗?”
杨戬握住敖闰的手收拢,神清气爽道:“老人家,我们要这盏龙凤花灯。”
“好嘞!”
龙凤灯精巧细致,敖闰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她想了想,还是纠正道:“老人家,我们还未成婚呢。”
老丈闻言,弯腰在灯车里翻找,“噢噢,未婚夫妻啊,那我送你们一把团扇。”
他笑吟吟地举起瓷青绢扇,递给他们道:“看这多漂亮!你们成亲时,就用这把!”
唐代婚俗,新妇在成亲当天要以扇掩面,只有感到被打动时才能撤下。
杨戬和敖闰对视一眼,笑着道谢结账。
他们走到人群之外,敖闰捏着扇柄转来转去道:“这样吗?”
她用团扇挡住面容,杨戬只能看见那一对远山似的眉和起伏秀挺的山根。
花瓣飘过热闹的街市,清风吹动步摇的枝叶。敖闰没有等到回应,从瓷青绢面后探出一双眼,“怎么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