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怀安百科 > 第13章 限购令下的策略(第2页)

第13章 限购令下的策略(第2页)

以乔英子为代表的部分“务实派”(在吃过大亏后),开始认真研究(或者说,玄学感应)罐子。她们不再像方一凡那样随手抓,而是站在展示台前,长时间地观察罐子表面流光的细微变化、颜色的深浅浓淡、甚至气场的强弱(?),试图找出一点点“好罐子”的征兆。每次购买都慎之又慎,力求把有限的次数用在“刀刃”上。

“这个!这个青色的光刚才闪得特别亮!肯定有好东西!”

“不对!你看那个紫色的,流光特别沉稳,像季杨杨开出的那个胶囊!”

“我觉得这个白色的虽然光弱,但感觉很温和,说不定能开出方圆叔叔那种有趣的东西?”

小店里经常能看到几个女生围着一个罐子“品头论足”,场面一度十分“学术”。

策略二:广撒网搏概率派

以部分家境优渥、心态“豪横”的学生为代表。既然每周只有十次机会,那就每周都来买满十个!像抽卡一样,赌的就是一个概率!十个罐子砸下去,总该出点好东西了吧?万一撞大运开个百万现金或者青级紫级的神物呢?他们往往是周五放学后或者周六上午的常客,一次性豪掷十万,开启十连抽,场面颇为壮观(虽然结果往往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板!十个!刷卡!”

“这个,这个,还有那边那个……对,都要!”

“灰光!又是灰光!五千块……聊胜于无……”

“白光……会唱歌的钥匙扣?什么鬼!”

策略三:信息共享互助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范围内,关系好的同学开始“共享情报”。比如乔英子开出了什么,大概是什么类型的罐子;方一凡开出百万时罐子的特征(灰光浓郁);季杨杨开出胶囊时罐子的状态(紫光内敛)……虽然系统随机性极强,这种经验主义未必靠谱,但总比盲猜强。大家互通有无,试图总结(玄学)规律。

“英子,你上次那个梳理便签是黄光对吧?大概什么样的黄?”

“方猴儿,你中一百万那个罐子,除了灰光浓,摸着是不是特别沉?”

“杨杨,你给你爸那个胶囊……”

策略四:钻空子未遂派(失败案例)

总有不信邪、想挑战系统规则的“勇士”。

案例a:学生甲试图让双胞胎弟弟学生乙用自己的学生证去买罐子(两人长得像)。结果刚进店门,门口黑点一闪,怀安面前的屏幕上立刻弹出红色警示:【身份id:甲,当周次数已达上限。检测到异常面部匹配度,疑似冒用。警告一次!】学生甲和乙灰溜溜地被“请”了出去。

案例b:学生丙想把自己当周的购买资格“转卖”给急缺钱的丁,约定丁给丙五千块,丙带丁进店用丙的“脸”买罐子,开出的东西归丁。结果付款时,系统再次报警:【付款人身份信息(丁)与购买资格绑定身份(丙)不符!交易中止!警告!】两人不仅交易泡汤,还各自收到一次系统警告(三次警告进黑名单)。

几次“以身试法”的失败案例传开后,学生们彻底老实了。怀安小店里那套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刷脸识别系统”,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维护着限购令的绝对权威。

限购,如同一道无形的筛子,过滤掉了纯粹的投机和狂热,让每一次开罐都带着更强烈的期待感和策略性。小店门口不再排起长龙,但每到周末,总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或凝神静气地挑选,或豪气干云地“十连抽”,或拿着开出的物品(无论好坏)或惊喜或懊恼地讨论着。

怀安乐得清闲,每天依旧看书喝茶,看着这些年轻人在规则框架下,为了一丝改变命运的可能而努力(或赌博)。限购令下,“怀安奇妙屋”的经营,进入了一种紧张有序、充满策略博弈的新阶段。而关于“如何最大化利用每周十次机会”的讨论,也成了高三楼道里新的热门话题。

喜欢怀安的穿越日记之罐子盲盒请大家收藏:dududu怀安的穿越日记之罐子盲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