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阅读 > 3040(第10页)

3040(第10页)

段之缙略作思考,依《周易本义》“道即理,器即物”,强调理在事先,然后引用朱子《答黄道夫书》“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最后用“理一分殊”的理论调和“道”与“器”,此篇就算是完成了。

誊抄在卷纸上后,唯一的任务就是忍着熬着,等着太阳落山。

又是和昨日一样的流程,众人被引出考场,看着悠哉游哉的郑崑瑛,段之缙便知道,郑崑瑛是不打算考明天的覆试了。

他怨念的小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人家,幽幽开口:“真好啊……明天就能睡大觉了。”

因为又是一日水米不进,段之缙的声音哑得像喊号子的船工,一点都听不出来是他原本的声音。此时郑崑瑛正拿着杯盏仰头牛饮,听见这话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呛得直咳嗽。

段之缙上去给他拍背:“德润兄,弟也没说什么不是,何必如此紧张?你要是不好意思,明天陪我一起二覆如何?”

郑崑瑛好容易止住咳,连连摆手:“你就算是我亲弟,我也不可能专为了你去二覆,明日你且熬着吧!”

段之缙本就是开玩笑,德润兄寒碜他他自然不会生气,仍是怨念地看着人家,一直到睡

觉。

第二日段之缙一个人被王章送去考棚,少了一个人陪伴,午夜的风都更冷些,不过很快他就乐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差点在大庭广众之下欢呼起来。

“地字十一、玄字二号、玄字三十一……”

玄字三十一!

这正是段之缙的排号!

覆试中选的人素来是比正场少许多,只是想不到五个人里边就能有一个段之缙。

他是不打算再考什么二覆了,拿着自己的东西转头就要走,又忽然想起来挑堂的事情,果然有差役过来寻他们,只带了两个人走。

这一次的挑堂比第一次挑堂正常许多,知府一本正经地问四书五经的内容,两个生童规规矩矩地答,没有任何差错。

陈望祖点点头,道一声“不错”,又将段之缙唤过来询问。

“你上次说得那个法子,本府回去用其他年份的对应,五个只对应上了两个,虽说其他年份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也不算小,你能算的更准确些吗?”

段之缙深深一拜:“自然可以算得更为准确,可不是学生不愿意,只是需要更加详细的记录。例如当年的用肥情况,温度,风大不大,还有稻麦的种植时间等等……可据学生所知,府内的记录无法如此详细。”

他将昨天与郑崑瑛说明了的事情再说一边,知府大人便有些失望。

也难怪,在这个位置上也呆了好几年,本来还指着这个事情报上去能往上升一升,如今不保准的事情可不敢往上报,只挥手叫师爷领着他俩下去。

段之缙却没什么失望的,此次能过府试已经是意外之喜,对母亲、姨娘,包括对蘋儿都算是有了交代,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欢欢喜喜出了考棚,留下一堆羡慕的目光。

爽啊!

既然考完了试,段之缙便开始做大款,带着德润兄和王章一块儿四处逛,在德平府吃吃喝喝,等着下榜的那天。

下榜那日已经是五月初了,天清气爽、草长莺飞,是个再好不过的日子,府衙前挤满了看榜的士子,虽然大多数得中之人都是提前得知,可还是欣喜若狂,甚至有喜极而泣者。

可悲者,若年纪一大把还屡试不中,便垂头丧气,严重的甚至捂着胸口倒下。

众生百态,大抵如此。

看完榜后,通过府试的童生留在原地,其他人被衙役疏散,师爷领着几位衣冠整齐的先生走出,手中拿着点名册。

“在下按照府试所取次序,五人为一结,朝廷分派的廪生为你们画押保结,所问一定要据实回答。填写年貌、三代、籍贯等也要细之又细,明年八月份的院试就靠着这个呢!”

语罢,师爷开始点名,五人一组上前,又分一廪生当场问讯,然后画押保结,自己填写应填写之处,由差役比照核对,这才能放他们走。

郑崑瑛是第一批离开的,他和王章站在一起等着段之缙过来。

段之缙在四十位童生中排中等偏上,正巧是十六名,第四批结保的学子。

这一次分派的廪生并不像上次分派的老先生那般“讲究”,确认无疑点后爽快地画押离开,段之缙上前填写自己的年貌等信息,交由师爷。

师爷也算是认识他了,将相貌记录和他的人面对照一番,提笔添道:“文气、瘦弱、长相腼腆些。”这才放他离开。

……

尘埃落定,一行三个人不再于德平府停留,抓紧时间回了安平县。

此时王家众人都已经得知段之缙通过府试的消息,在门口放起了鞭炮,引得大家都上来询问。

“可是你们家王老爷有什么喜事?”

领头放鞭炮的正是琼香小子,他喜滋滋答道:“是我们老爷的外孙子过了府试,已经是童生了!孙少爷还未及冠呢!”

那的确是大好事一件!众人纷纷上来恭喜,直到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口。

琼香一见是二爷的那辆马车连忙迎上去,段之缙下来,见是正门先疑惑了一瞬。

非有贵客前来,宅邸的正门是不开的,哪怕是外祖和外祖母两位主人也多走侧门,一是规矩如此,二是图方便。

怎么今天这马车停在了正门?

琼香扶着二爷跳下马车,王伯和几个家生奴才都上来贺喜。

段之缙问王伯:“怎么今日这样郑重?”

“二爷大喜,今天过了府试便是正经的童生老爷了,半只脚做了官,再过一个乡试便是官老爷了,老爷特意吩咐了,叫奴才们在正门接呢。”

他的意思清楚得很,半只脚做官是说只要段之缙能考过院试成秀才,够着了捐官的门槛,即便日后考不上,王家给他捐一个官便是了。

段之缙垂首低眉:“多谢外祖抬爱。不知道外祖现在何处?缙儿想去问安。”

王伯伺候老爷多年,老爷的心思他清楚得很,这个外孙虽不是亲外孙,可二小姐对他有活命之恩。人伦二字压在谁的头上,谁也不敢跳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