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阅读 > 110120(第16页)

110120(第16页)

何佳木气道:“难道就叫他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把祖宗的基业全给败净了?”

这两人吵来吵去,最后一齐看着孟庭璋,叫他拿个主意出来,孟庭璋把茶盖在茶水上浮两浮,敛眉一笑,“咱们都是有体面的人家,不要和朝廷对着干。但是土地卖出去买进来都是常有的事情,朝廷也管不着。”

“大哥的意思是?”

“既然这个人丁钱要从一百亩开始征,那我们就把地卖出去,叫土地分散开不就得了?一直到咱们这几家都只有五千亩以下。”

“你疯了,把土地都卖出去,子孙后代们吃什么?”

孟庭璋笑着摇摇头,“徐弟,你急什么,先听着我说完嘛。卖出去,可咱们不要现银,而是与佃户们做契,让他们把买地钱分成几年来交付,当然,这几年交付的地钱实际上就是地租,咱们再于契书中约定,时间一到倘若他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买卖就作废,地归原主,之前的算做是租地……”

“可是他们如何能愿意呢?”

“如何能不愿意?这明面上是买卖土地的契书,实则是租地的契书,地租还是原来的数,丝毫不变。倘若不愿意,就不要来租我们的地了,他们想喝西北风就去喝西北风吧!”

那两人面面相觑,开怀一笑,佩服道:“果然还是大哥有主意,咱们就这么办。”

于是没过多长时间,尘州府、思明府和克平府多地的县衙突然多了大量土地买卖的登记文书,而且还是死卖,要分几年才能完成,惊得官员一路往上报,一直报到了总督衙门,段之缙看完文书冷笑一声,这些人可算是出招了。

十几个县,买卖的文书基本全出自三家,里边的契文基本一样,卖价、利息和时间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为了凑那个地租,坡地硬生生卖出了平地的钱,旱地倒弄出了比水田还高两成的价格,平均下来,一亩地卖到了十一、十二两。

这是买卖吗?这分明是长期租地的契书,兜兜转转,土地还是这些家族的!

宗怀宁在一边看着文书发愁,怨道:“虽没见过这样的契书,但律令也没禁止,这下可怎么办?”

“怎么办?他们不是愿意卖地吗?卖!想卖就卖,但是契税要一文不少地缴上来!”

“可咱们这儿的契钱低,也才百抽一,总共也就缴四五两的银子,咬咬牙或者主家们帮帮忙,这些钱还是能出的。”

段之缙叫包诸写文书,“可契钱不是定值,从百抽一到十抽一均可,改成十抽一。”

宗怀宁连忙阻拦,“大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啊!这契税是买主缴纳,改成十抽一农户们要拿出来四五十两银子,如何能拿的出来啊!”

“若那些农户能拿出来,我还改什么?左右今年的地都已经种过一茬了,粮食也都入了库,再从外省调一些,凭着其他府县和新改土归流之地的粮食,养活这三府的人也并不困难。最多就是农户们租不起地,乡绅们租不出去地。”

宗怀宁觉得他异想天开,“这么多人张着口吃饭,大人要无灾生出灾情,开仓放粮吗?他们买粮的钱又要从哪里来?”

“茶山还缺着人,叫他们去茶山做工,用今年的火耗发工钱也能支撑。我心中有打算,地租不出去,最心急的可不是佃户,而是乡绅们才对,毕竟这些人家靠着土地吃饭,没人种地收入就少了。”

走着瞧吧,你们最好借贷给农户,叫他们把契钱交上,可人家也不是傻子,借了钱是要还的啊!

段之缙叫包诸写的清楚明白些,“如果发生了借贷,借贷的文书官府也要阅览,把里边的契文都剖析给农户们听,千万别叫他们蒙在鼓里吃了亏!”

包诸赶紧按他的吩咐写,当天就派了出去,先到三府的府衙,而后分往各县衙。

果然不出段之缙所料,一旦真涉及到了银钱,农户们就畏手畏脚了许多,孟庭璋咬紧牙关,片刻后冷冷一哼,“个把银子,倒真当我孟家拿不出来了?一户佃农缴五十两的契钱,咱们三家总共也就拿不到一万五千两的契钱,就当是日行一善,不比咱们手上的扳指贵多少。”

何佳木、徐思寿一听,好像是这个道理,一万五千两不是什么大钱,给那些佃户出了也无所谓,于是都同意了这个主意,地方藩库一下子进了近一万五千两的税银,但宗怀宁却乐不起来。

他愁眉苦脸看着总督,“这下好了,一下子少了一万三千多亩土地的人丁钱,学生早就劝过大人,不要意气用事……”

段之缙笑道:“怕什么!你没看着吗?这些傻子套的一份契书,旱地卖成水田的价格,但水田还是那份价格,咱们这个契钱是白得来的,也该好好用回去!先跟东南藩库和淮宁外祖家那儿借点钱……”

东南商贾多,藩库的钱也多,外祖家富裕,跟他们借点儿应该不成问题,加上一万五的契银和藩库里的富裕银两,这一次段之缙要借贷给农户,叫他们提前把契书里的约定完成,把土地变成自己的土地。

“水田是八千亩,算一算总共要花十万两左右,契银和藩库一共能出四万,跟贺子成借东南藩库的钱,外祖再补剩下的,然后咱们以最低的利来借贷,不信农户们不来借。”

“大人,还有人丁钱呢!人丁钱从哪儿收啊!”

段之缙拍拍宗师爷的肩膀,“你瞧瞧你,急什么?借出去四万两的银子,每年利息总要有一千两吧……”

“这也不够啊!”

“你这就本末倒置了,朝廷为何要从一百亩起征,又为何要摊丁入亩?多收钱是其一,其二也是要叫这些平民百姓减轻负担,这样一来第二个目的不就达成了吗?八千亩土地不算什么,一万三千亩也不算什么,还有更多的土地在这些大家族手里呢,不怕没有钱。”

宗师爷还能说什么?只有长吁短叹,安排人给贺子成大人去信。

因为上次买□□的事情纯碎是岭南吃亏,段之缙也没个补偿,贺子成憋了老大一股气,现在看着他来打秋风,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只想骂他一顿而后拒绝,但是他的师爷却提了另一件事儿。

“大人,他要是借钱干别的也就罢了,摊丁入亩是皇上紧盯着的政事,只要咱们能帮,还是得帮一帮,别等着他事儿败了,说一句当

时贺大人不借钱给我,这才酿成今日之局面。但借归借,借了之后要跟陛下说,咱们做他摊丁入亩的督察官,替皇上看着他!”

贺子成思量一番,吩咐道:“这些个儿穷得叮当响的地方自然想不到咱们有多富裕,剩下的六万两全从岭南出,去支出来吧,别叫他跟商人借钱,像什么样子!”

师爷立刻去安排。

就在段之缙着急地等贺子成回信的时候,有一封从京城来的信更快到达,一看名字,正是方叙墨的。

段之缙手忙脚乱地拆启,结果方叙墨正经事儿一句话没说,上来就是好一阵抱怨,嗔段之缙教坏了绥王,牙还没换的孩子竟想着出家,偷偷摸摸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准备和大法师出宫去。

“全赖你,若不是你跟着小王爷谈佛又怎么会把他引上歧路?现在如何哄也哄不住,已经断了荤腥只用斋饭了,天天念叨着要行诸善事求得长生,对着皇上和皇后娘娘喊施主,陛下憋着一股火气没发折子骂你,快想个办法来啊!”

段之缙一口茶喷在纸上,头突突得疼起来。

这也要怪他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