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阅读 > 第164章完结(第2页)

第164章完结(第2页)

但他一言不发,想了好长时间才开口:“朕有个事儿拿不准主意,想着找个人问问,可思来想去,能问的就只有你。”

段之缙心如擂鼓,已经猜到皇帝想要问什么了,果然就听皇帝问道:“你觉得若要立太子,是三皇子合适还是绥王合适?”

段之缙离座跪下:“臣以为绥王更为合适。”

皇帝又不说话,直到段之缙双腿跪得酸麻他才幽幽开口:“你是绥王的师傅嘛……”

“若陛下以为臣是因此举荐皇子,那臣必然要解释一番。”

“那你说,三皇子为何不行?”

“臣是为新政计,皇上为改革朝政呕心沥血,非意志坚定之君不能为,究其根本是因为陛下本身便极为赞成新政,新政是陛下一手主导的。但后继之君呢?若后继之君不能继承陛下的意志,或非意志坚定,则摊丁入亩乃至开口通商,倾覆即在瞬息之间。历代想要刷新吏治而后继乏力者数不胜数,北魏文帝改革,乃至庆历新政,后来闹得天下大乱未尝没有后继无人的缘由。臣是不想陛下的心血付之东流。”

他说的自然有道理,皇帝担心的也就是这个,但……

“朕只怕兄弟相杀,闹出来人伦惨剧。”

“陛下多虑了,若兄弟相杀,三皇子登基也是一样的。绥王与三皇子一母同胞,同胎所出岂会自相残杀?再者,陛下也可为三皇子留下遗诏,保他一辈子平平安安,再者有安贵妃在,绥王仁孝总不会违逆母亲。”

皇帝支吾一声,“但是绥王的身子,他到底是有些先天不足的症状。”

“如今天下太平,赤砂、高地、西南都安分守己,小活佛也即将启程归化黎众,四海升平无战乱,我朝之敌只有外夷人,绥王又并不需要亲自率众作战,有一个好身子不过是锦上添花。臣以为三代圣主,皆为垂拱而治,而民风淳朴、物阜民丰,行善政非需多么强健的体魄。”

“绥王渐长,他的身体也强健起来,未有什么不足之症。再者,陛下也改为平王思量思量。臣还是那句老话,治立,承乾和泰才都能安享富贵。”

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那个一无是处的大儿子,当他继承人的时候,皇帝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但现在大儿子成了平王,他后知后觉地开始为老大考

虑。

在二十年前,也是这句话,“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劝服皇考立自己为太子,可结果呢?誉王、肃王……

事情临到自己,他陷入了与皇考同样的窘境,如何保全自己的子嗣成为立储避不过去的难关。

与平王亲善,又绝不会杀同胎哥哥的绥王无疑是极好的选择。

皇帝叹了口气:“是了,你说得对……去叫钦天监挑个好日子,朕要册立太子。”

“臣以为不必册立太子。”

那他刚才说了一顿是为何?皇帝看着他,神色有些莫名其妙,段之缙答道:“回陛下,册立太子也只不过是叫他们兄弟相争,不如仍同以往所言,诏告天下以遗诏立储,收于养心殿或乾清宫匾后,此即可无储位之争,消结党之祸。”

此为一,二则是册立太子风险太大,一个行将就木的皇帝和一个年轻力壮的太子,老皇帝猜忌来猜忌去容易心理变态,再给纪明瑚废了可就前功尽弃了。

皇帝大为称赞:“好!果然是你!那就替朕拟旨吧!”

段之缙为他书上谕,又照其所述书遗诏,亲手放在了养心殿勤政亲贤匾之后,心中的大石头蓦然落地。

现在不说百分之百,但也已经是十有八九了。

自秘密建储之后,纪明祚和纪明瑚两兄弟便轮流祭天、祭地,但因为皇帝早有上谕,天下皆知储位已定,群臣便也不敢随意站队,闹得轰轰烈烈的立太子风波终于过去,叫皇帝过了两年舒心日子。

等到景淳二十年,工部终于研究出新型火炮的时候,已经被疾病折磨了许久的皇帝,终于迎来了彻底的解脱。

他比其父皇幸运得多,在他尚未咽气的时候,段之缙便从勤政亲贤匾后拿下了遗诏宣读,不仅确立了继承人,更将剩余的儿子一体封王,连不满十岁的孩子也全都出宫建府。

嗣皇帝为他换上衣服,含饭,又移灵柩于乾清宫设灵堂。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与二十年前那场滑稽剧可谓天壤之别。

不过嗣皇帝仍然捡起了他父亲的老法子,借先帝之丧严查礼仪,大肆清扫政敌,风暴一直到皇帝下葬。

等他把宗室和朝臣打了个七七八八,整个朝堂拢在袖中之时,距离先帝驾崩也不过半年,一经稳定新政立刻迈上了新的进程。

他履行了承诺,无论是外放还是派人出使西洋。

段之缙多番征求之后,由孙长科带队,带着外文学堂的学生及其家眷从海上出发前往西洋,段诠正在其中。

临行前家里人在码头送行,段诠和邹云旗光护身符就带了好几个,阿娘和母亲都已经泣不成声。

她们年纪大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

好说歹说把她们劝回马车,又轮到段之缙叮嘱:“你俩去了西洋要多学多看,没事儿出去溜达但不要去有疫的地方,多吃饭多睡觉,但别沾染那些恶习。现在是学习的好年纪,就是去码头扛大包都比别人力气大,别急着生孩子,等着你们回家安定了再考虑,你要是在外边生了孩子,孙长科是不会帮你们带孩子的。”

沈白蘋也说:“你俩自己有分寸,该嘱咐的也都嘱咐了,等着我和你父亲去了赤砂咱们还能从陆上通信。”

远处,官员们已经催促学生上船,泪水流了一筐还是要分别,幸好现在有蒸汽船,虽不敢说别的,安全性比之前提高不少。

再想法子把火炮弄上,就要准备收回五岛了。

送走段诠,再转年就是成熙元年,段之缙也领旨去赤砂。

这一次上任比之前从容许多,提前招募了师爷,一路上看着植被变化,秃树变枯草,到达之时已经三月初,赤砂的新草还没有长出来。

而这就是他们日后的居处,建设这里就是他们余生的事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