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1. 炮灰攻略 > 130140(第7页)

130140(第7页)

跟迷了心窍一样,姓段的说什么都同意。

等到景淳十年,在段之缙的主持下,经过九轮大范围的育种选种,终于找到了选育高产品种的方向,最新的一批稻子亩产已经达到了四石。

等到景淳十三年,这场悄无声息的育种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近乎是石破天惊,段之缙改良的瑞稻从西南横空出世,在淮宁等地试种之后亩产达到了六石,最低产也有四石之多。

大家和段之缙有天大的恩怨都得往后放放了,那些日子无人不欢喜,无人不雀跃,只是听着这稻子的名字,大家又酸得牙疼。

真够会拍马屁的,取个名字竟然叫“景淳稻”。

皇帝大喜过望,连着一个月都在圜丘祭天地,又跑去太庙祭祀列祖列宗,不仅兑现了一等公的承诺,还真的公开下旨,待其死后配享太庙,这一次才真叫人嫉妒红了眼珠子。

与此同时,召他回京,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圣旨也已经送到了南诏总督衙门。

第135章135段之缙再次回到京……

段之缙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正是十三年冬季,拖家带口,还带着大部分的师爷,迎着风雪一路北上,明明南诏的事情就在不久之前,但恍惚之间似乎是几年前的事儿了。

眼前的京城才是未来。

后边的马车上,段诠正和他的好兄弟们“之乎者也”,中间的马车上,沈白蘋攥着段之缙的手安慰。

“我知你不想回京趟浑水,但圣旨已下没有咱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再者母亲年事已高,咱们多年在外还是要回家尽孝的。”

段之缙反握住她的手,“陛下已经允准将京畿地区的育婴堂、养老堂等都交于你管理,你也别念念不忘着南诏、岺州的事情,日子总还要接着过。”

沈白蘋轻松一笑,“我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咱们走的时候育婴堂的孩子们已经有了生计,他们亲如兄弟姐妹,相互撑腰,还有当地的官员们照顾,我还有什么记挂的?至于其他政务,那更顾不得了,回京之后你入内阁、军机处,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什么事情不得你们这些人来做?你还能不同我商讨吗?”

夫妻二人相互安慰一番,又跑到前边的马车上和阿娘说话,没有太长时间,一行人就浩浩荡荡进了城。

进城的第一件事,沈白蘋带着其余人回家拜见母亲,段之缙则进宫叩见皇帝。

他递牌子求见,还要在乾清宫门口等候片刻,过了一会儿吕太清才将他领进去,迈过门槛一看,好家伙,乾清宫里乌乌泱泱全是人。

两个长相有四五分相似的年轻人跟在皇帝身边,他只认得一个——绥王纪明瑚,另一个有些眼熟,不过猜猜也能猜到,想必就是三皇子纪明祚。

除此之外,长乐王、郑楒琅、苏橙、方叙墨等人也全都在殿内侍立着,跟皇上说话逗趣,甚至有他的弟弟段之绪,现任的工部员外郎跟在长乐王身边。

行完跪拜礼之后,皇帝召他上前来。

“你这一年过的怎么样?”

“托圣上庇佑,臣在西南一切都好。”

“是了,你还年轻,自然是身强体健。”

长乐王在一边笑,“臣见着段大人越发像个农夫了”。又转头问郑楒琅:“你瞧你这个同窗像不像咱们出去办差时碰见的农夫。”

郑楒琅笑道:“像农夫,又像隐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夫有几分清高气不就是隐士吗?”

皇帝听着哈哈大笑,“旁人不知,你们还不知?陶渊明是草盛豆苗稀,若他的地里草盛豆苗稀,怕是会吓得昏厥。”

郑楒琅是能言善辩的人,接着皇帝的话茬又逗趣几句,整个乾清宫的氛围就活络了起来,一切万般祥和。

但是头一天进宫,以后还要长留京城,段之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要观察观察,这一观察就发现了了不得的事情。

这两个双生兄弟也有意思,三皇子和小绥王说着话,小绥王却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只顾着和他爹撒娇卖乖。

说起来也好笑,十六岁的人了,明年就要十七岁,在皇帝面前行事却不见什么长进,仍如同孩子一般。

这十来年间,皇帝的身子不好不坏,就是如此支撑着,不复未登基前手拉八力大弓的壮硕体魄。

他和他的绥王愈发相像,都是一副清弱的样子。

前朝有说有笑,后宫之中灵慧公主正在两宫太后跟前儿抄经。

晨光斜斜射入琉

璃屏风,如一道澄净的金色薄纱,浮在半空之中,两宫太后端坐于前,轻声地说着话。

灵慧一身青色素衣,一根檀香木簪挽起长发,不见丝毫珠玉。

她微垂着头,手腕悬起,执笔的手指纤细,纸页之上墨迹蔓延出一行行工整的小楷。

终于抄到了最后一句,灵慧将笔搁下,缓缓直起身,将经卷卷起,双手捧着行至太后座前,屈膝跪下,双手将经卷举过头顶,“太后,经文已毕。”

惠安太后将经文拿起阅览,一边可惜道:“你的佛性不及奴奴,字也不如灵寿有风骨。不过胜在认真,这份心是最难得的。”

灵慧面上不见一点儿情绪,慢慢磕头道:“儿臣谨记太后的教训,定然勤加练习。”

“你能记住就好。”惠安太后将经文交给嬷嬷,嬷嬷又呈给了惠文太后,惠文太后接过,又戴上眼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最后笑道:“我瞧着这字是不错的,再说她一个女孩儿要什么风骨?像这样小小的也很好,秀气得很。”

她说完招灵慧到自己的事前问道:“你驸马最近如何?哀家那小妞妞怎样了?”

灵慧低头答道:“驸马认真办差没有不是,二姐儿也健健康康的,前儿还学会了吃肉糜,吃了好大一碗,连奶也不进了。”

惠文喜道:“能吃就好,吃得多长得好。你弟弟如何?”

她弟弟有好几个,但能得惠文太后垂询的唯有奴奴弟弟。

“太后还不知吗?四弟还是老样子,不是在皇太子宫中腻着,就是跑到佛堂里念经,昨日父皇找他他竟然不去,说什么诵经不能断,又叫父皇生气。”

惠安太后无奈地摇摇头,“他就是那样的脾气,改也改不了,不过还是孝顺孩子,就是在这种事儿上轴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