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班的纪律委员,对于纪律问题尽职尽责,下课之后,她就跑去办公室找金苒。
“金老师,下次你值周的时候,我帮你一起吧。”
金苒记得这位总是跟在江许黎身后的小姑娘。
少年人总以为自己的掩藏天衣无缝,殊不知,他们的心思在成年人眼中,像透明玻璃一样一览无余。第一次见面,金苒就看出小姑娘喜欢江许黎,刻意的偶遇,闪躲的眼神,都是青春最直白的风景。
这让她想起自己看过一个段子:小时候总疑惑为什么作弊被发现,后来当了老师,才发现老师还是对我留情了。
配图,考试中坐得笔直,眼珠子却滴溜溜转的小学生。
王舒雅在她眼中就和段子中的小学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相处过后,她还是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
不为别的,单纯因为每次数学课对方都特别积极,有时候她自己都有些累,结果往讲台下面一看,就能对上王舒雅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课后,别人都在聊天玩手机,她还会拿着满满的笔记本追着自己问问题。
试问哪个老师不喜欢勤奋的学生?
只有一点不太好。
“金老师你不要怪江许黎,他肯定不是故意不穿校服的,我听别人说,他爸爸刚结婚,可能顾不上他。”
金苒:“……”
来了来了,她说的不好的事情就是这个。
她这位好学生,不知道从哪听了什么小道消息,总是当着她的面,为江许黎抱不平。
金苒无奈地捏了捏鼻梁:“王舒雅,这是别人家的事情,而且你都没有见过那位……后妈,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王舒雅一时没忍住说多了,闻言也反应过来,立刻道歉:“对不起,金老师。”
“再说,你怎么断定她数学不好,万一是隐藏的数学高手呢。”
刚刚还在认错的王舒雅立刻反驳:“不可能,金老师才是最厉害的!”
金苒:“……”
一时间,好笑又好气。
气的是未成年心智不坚定,听风就是雨。
笑的是哪怕这种情况下,对
方对自己数学课也高度认可。
她能怎么办?总不能告诉对方,两个人都是她吧!
金苒觉得这样下去不好。
于是在王舒雅还要说什么的时候,她神色一肃,语气认真地教育:“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个人,应该亲自去接触、去交流,而不是道听途说,更不应该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轻易下定论。”
“关心同学是好事。”
看到王舒雅满脸羞红,金苒语气也稍缓,“但前提是,你的关心是善意的,而不是建立在偏见上。”
……
当知心大姐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王舒雅若有所思地离开办公室,其他老师看到金苒一脸生无可恋的趴到桌子上,笑呵呵安慰。
“这才哪到哪,咱们当老师的就是这个样子,这还算好的,那些班主任和主任才更忙呢。”
“可不么,看看陈老师,人到中年头发秃了一半,这样下去再过几年直接出家当和尚。”
“还有教导主任,不仅抓成绩,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还需要管理教师团队,处理学校行政,一个人掰成两个使。”
“我听说校长最近开始物色人选了?”一位老师开始分享小道消息,“估计是高三那几个老教师吧。”
闻言,金苒“蹭”的从桌子上爬起来。
“已经确定了吗?”
她迫不及待地问。
其他老师见金苒精神抖擞的样子,先是愣了愣,随后忍不住感慨年轻人的恢复力就是好:“还没有,大概校长有考量吧。”
“可能会竞争上岗,综合考评。”
这时候,隔壁的鹿老师突然开口。
鹿老师是校长的外甥,平日里不爱说话,然而只要一开口就属于王炸。
大家都觉得他是从校长那里得到了风声,金苒也这样想的,眼睛瞬间亮起来——作为年轻教师,年龄和资历是她不可避免的“短板”,且短期间无法改变,除非她愿意在学校熬过几十年,等到四五十岁再去当教导主任。
但金苒等不了那么久。
否则她在应聘的时候,就不会主动亮出自己的身份。
虽然在某些人眼里,这种做法有失公允,但她并不觉得什么不妥。
首先,她确实是凭实力应聘成功的,名校毕业,试讲表现在同批面试者中属于优异,只要文承中学不是脑子突然被驴踢,都会让她通过。
其次,职场本就存在各种潜规则,譬如,同等条件下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被聘用,已婚已育的女性比未婚未婚更容易受到青睐。
金苒同样厌恶这些潜规则,但在无力改变现状时,她选择抓住每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