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的水花溅起时,一双有力的手臂稳稳接住了她。
金苒顺势环过江明羧的脖颈,很奇怪,失重的那一瞬间她竟没有丝毫慌乱,仿佛早已知道,有他在自己绝不会受伤。
温热的泉水往四周荡漾,她坐在他腿上,近得能数清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呼吸交缠,亲昵分不清彼此。
不过也就止于如此了。
到底记得这里是什么地方,金苒没有在室外亲近的癖好,手掌扶住胸膛微微一推,江明羧便顺势松开手,两人默契地拉开距离,重新坐回泉水中。
也是这个时候,金苒听到了叮叮叮的手机。
拿起来是一看,消息全部来自同一个人。
江许黎:【到了】
江许黎:【住宿条件还可以[图片][图片],不过食堂有点一般】
江许黎:【?人呢?】
江许黎:【真担心啊?好吧,其实食堂算可以,还能点外卖】
金苒:“……”
内心升起一点点小小的心虚。
她能说自己还没来得及担心吗?
默默把手机放下,假装没有看到。
对于这一鸵鸟行为,江明羧毫不客气嘲笑出声。金苒却觉得他也有责任,现在正是高二关键时期,她得保证自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于是回到家后,勤劳的她主动加班,给某位家长上了一趟思想教育课。
不能反驳,不能走神,听不懂打手心。
后面闹腾着闹腾着就拉了灯,等第二日上班时,江明羧的大拇指腹上凭空多出半圈牙印。
不谈王特助不小心瞥见过大变的脸色,后面,金苒用从江明羧那儿“赚”来的新卡,从网上给江许黎买了好多吃的用的。
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此之前大家素不相识,江许黎性子孤僻,但并不是一个小气的,收到零食后没有独占,何况金苒特意发消息嘱咐让他分给同学,几次零食分下来,他竟成了队里人缘最好的一个。
而懂事的高中生吃到好吃的,不吝啬给予热情反馈:“这是你家人给你买的吗?”
江许黎微微抬起下巴:“我妈买的。”
闻言,同学们纷纷露出羡慕的表情:“哇,你妈对你可真好。”
“我妈只会让我少吃东西多做题。”
“哈哈哈,看看你的体型,你妈说得没错啊!”
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江许黎勾勾嘴角。
她对他的确很好。
所以他也要努力,争取为她的“教学成绩”添砖加瓦。
世界上最好的感情,不是随时随地的想办,而是即便不在一起,也能够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迷惘时,互相指引,失败时,互相加油,成功时,互相庆祝。
你可以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他也深耕自己的事业,距离并不是阻碍,闲时想起彼此,只会让内心更加踏实温暖,每一天都充满干劲。
高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金苒尽职尽责站完最后一班岗,然后转变身份,开始尽情享受假期。
之前的假期她考了驾照,这次假期也没有闲着,报名了成年美术班。
这也算是金苒童年梦想,她的家庭算小有资产,但父母认为业余爱好会影响学习,所以在那个讲究给孩子报艺术班的年代,金苒什么也兴趣班也没有上。
她并不一定喜欢画画,但那种落后别人的感觉并不好,如今成为了可以为自己做主的成年人,她决定好好重新养一次自己。
江明羧对她做的决定都很支持,甚至在金苒给他发“小学生画”时,非常认真地回复。
比如,一两百字的鉴赏感言。
金苒觉得,自己后来能从美术班顺利毕业,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江明羧的花式表扬。
有一个总是夸夸夸的另一半,她想放弃都不好意思。
小年这一天,江许黎终于从训练营回来了。
国家集训有三周时间,上午理论考,下午阅卷讲解,时间安排满满当当。
因为江许黎今年高二,不符合保送条件,只在最后一天与清北签订一个非正式协议,用来索性保送资格,专业等高三再确认。
北大的数学学科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因为保送专业有所限制,江许黎考虑是再三,还是选择了清华,他对未来的人工智能充满兴趣。
之前金苒对酒店里的送餐机器人表露出震惊和惊喜,笨拙的矮家伙转着圈,差点把果汁洒出来,她却笑得眼睛弯弯,追着机器人拍了十几张照片。
那时江许黎便觉得,或许还能做到更好。
三周的集训让人精神疲惫,但也意味着一次努力的结束。
这一次,是他主动选择了自己的未来。
北饺子南年糕,小年夜,家里佣人休假,金苒拉着江明羧做了一顿手工饺子为江许黎接风洗尘。
多年后,江许黎早记不清那饺子的咸淡,却总想起饺子端上桌时热腾腾的白雾,那么热,那么暖,驱散了从外面回来的他的满身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