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八零胡同小饭馆无防盗 > 2030(第23页)

2030(第23页)

“用不着谢,等会包准把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陈继开大手一挥,“看你陈叔叔发挥!”

等五路电车到了站,三人下车就直奔民族路步行街的南城百货大楼。

在车上,陈继开还信誓旦旦说他没问题,谁知道百货大楼里人山人海的,竟然比菜市场还闹腾!

陈继开好不容易抓到个人一问,才知道竟然是电视机来了新货:“什么上海的牡丹、飞跃、凯歌,北京的昆仑,还有咱们南城本地的金鹊和红岩……哎呀多得不得了!赶紧抢,再不抢就没了!”

宋明瑜见识过前世超市大甩卖时,老头老太太们的惊人抢购能力,可眼前这分明是在抢这个年头最昂贵也是最紧俏的三大件电器之一,大伙儿手里的票证却舞得虎虎生风,快要舞出残影似的。

人流汹涌,她夹在里头那都不是自己在往前走,而是被前后左右的人裹挟着,不得不往前挪动,要不是林香用力挽着她胳膊,两人早就被冲散了。

至于陈继开,他的形象就更狼狈了,哪怕陈组长使劲叫着“别挤、别挤”,人潮还是一个劲儿把他往前推,他只能死死地把老婆护在身后,林香又使劲把宋明瑜给护着,三个人跟五路电车的车厢似的一个带一个往前扑腾。

好不容易快挨着柜台了,那场面更是刺激又热烈,得提前背好自己要什么牌子,要什么尺寸。

队伍里有大姐一边掰指头,一边不停地碎碎念,“熊猫,14寸,熊猫,14寸”,结果真等到了柜台面前,里头售货员问她要哪台,大姐张大嘴巴,忽然一下就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后面的人群急得人头攒动躁动不安,大姐汗如雨下,干脆闭着眼指了一台:“我就要那台!”

售货员把包装得严严实实的电视机盒子往她面前一送,大姐抖着手把钱和票交过去,后头的人见她买完了,迅速就用肩膀把她顶到了一边去,半截身子都快探到货柜里:“同志,同志,我要一台金鹊,十四寸的金鹊!”

那大姐被人群一下给挤得滑了出去,到了楼梯口,她定睛一看电视机盒子上的字——竟然真的是十四寸的熊猫,就是她想买的那个型号!

有人欢天喜地地买到了自己的梦中情机,也有人倒霉地恰好就错过了最后一台,轮到宋明瑜的时候,大部分型号都已经卖得一台不剩,要么是运货过来的时候撞了个缺角,不太好看的本地牌子红岩,十四寸。

要么就是来自大上海,最贵的牡丹牌,十六寸。

前者便宜五十块,后者要快六百,比飞跃都还贵上五十块!

陈继开和售货员据理力争:“你这缺了角,就便宜五十块哪行,你这不是忽悠老百姓吗。”

“规定就是便宜五十块,你要是不接受,也可以不买。”电视机柜台的售货员压根就不愁卖的,“你赶紧考虑,买不买,不买的话我就给下一位了。”

“哎——”陈继开正想说什么,宋明瑜却开口了,“给我那台牡丹吧。”

“小同志,你想好了再回答,这电视机都在库房放着,贵重物品,我们不好搬上搬下的。”售货员语气有些不乐意了,“五百五十八,你确定吗,确定我再找人去仓库拿。”

这分明就是觉得宋明瑜买不起,的确,一台五百多块钱的电视机,在这年头是有一点……不,是很奢侈了,林香微微皱起眉,征询地看向了宋明瑜:“明瑜?”

宋明瑜冲林香和陈继开笑了笑:“就牡丹吧,没问题。”

她都这样说了,两口子对视一眼,那当然是帮明瑜把场子撑起来,陈继开又摆出了陈组长的姿态:“我们交票给钱,你拿电视机过来就行,多简单的事儿,你作为售货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履行你的职责,尤其是你是服务行业,更应该知道顾客才是最重要的,你们百货公司……”

售货员被他说教得不行了:“您稍等,我马上就拿。”

连敬称都用上了,这下也不说什么仓库远,不好拿了,很快就和另一个售货员一起,从背后一个上锁的房间里把电视机给抱了出来,十六寸的电视机连盒子都要大上一大圈,刚摆上货柜,后头呜呜泱泱排队的人群中,刚还有人低声抱怨宋明瑜三人动作慢,这会儿见她出手阔绰,又有人惊叹出声。

“这东西还真有人买!”

第30章第30章双更合一

“十六寸啊,我嘞个乖乖,这看起来不知道多爽。”

“多年轻的姑娘,那两口子怕不是她姐姐姐夫……还是家里人太溺爱了!”

有人羡慕嫉妒恨,有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也有人看着那一台十六寸的电视机盒子挪不开眼,陈继开一马当先,直接把箱子给抱了起来,售货员刚还乌云满面,这会儿笑得见牙不见眼——大主顾可不是什么时候都碰的见!

宋明瑜见状,干脆让售货员联系了出租车公司,带着陈继开和林香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家。

在几十年后随处可见,甚至渐渐被网约车取代的出租车这会儿却还是最时髦的奢侈品,司机甚至还穿着笔挺的白色衬衫,套一件西装外套,见了面就主动把大箱子给接了过去,放到了后备箱。

两口子开始一个劲儿推辞,陈组长是好面子没错,可他今天是心甘情愿跟着老婆过来帮忙的,从民族路打车回去足足要三块钱呢!

可宋明瑜一句话就把他俩按在了座位上,“转五路电车回去,说不准车上多少人,要是不小心摔坏了挤坏了,这大几百都打水漂了。”

其实电视机远没有那么脆弱,可林香和陈继开谁也没买过电视,用这个当理由,两人终于是“屈服”了。

坐在漆成亮黄色的出租车上,林香忍不住悄悄地摸了摸门把手上的皮革,又赶紧把手收了回来,跟宋明瑜耳语:“明瑜,我找了个副业做。”

林香告诉宋明瑜:“就是之前和你提过的,我们厂里头有些同事在外头接钩织,有个服装店老板也来找了我。”

来找针织厂女工的,一开始只是一些个人,比如说这家想要一条编织的围巾,那家想钩一条指定款式的被罩,后来慢慢地就有服装铺子的老板注意到了林香的手艺。

“那老板之前都是去隔壁锦城进货,青龙路以前不都是做手工绣品吗,这两年搞成了批发市场,卖些衬衫裙子之类的,一来一往路费不便宜,货款还贵,她就找上我,问我愿不愿意帮她做。”

林香低声说道,“那些样式都是《大众电影》上的,前几年《庐山恋》里头的扮相现在都还很多人喜欢,我看着感觉不难,就尝试着做了一件——”

她比了个“十”的数字,宋明瑜意会,“那挺好的呀!”

“以前的裁缝都是请上门在主人家住着,按天拿工资,什么时候做好就什么时候走。”林香有些感叹,“现在完全不同了,也都成了个体户了,服装店给料子给我,我跟她结款,她再挂到店里卖。”

服装店老板可精着,普通的衣服还是在批发市场去拿,只有那些最时髦最潮流,也是最贵的衣服,才会让林香帮忙做,一件给的工钱虽然高,但工时也长,她三班倒下班回来现在空闲的时间大半都拿来做了这个。

“你高阿姨也心动,但她不会做裁缝,就和车间其他人去做织毛衣、织围巾之类的,你要是下午路过她家,都能听到她们几个凑在一起看册子,学花样。”

“我本来是还有点犹豫,怕这事情会不会不太好,毕竟我还是纺织厂的职工,好像不顾自己正业,又做什么裁缝,有点工作态度不端正。”林香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了宋明瑜,“但是那次咱们去逛街……”

她在这儿停了一下,瞟了副驾驶正和司机聊得热火朝天的丈夫,用手捂着嘴巴,低声说道,“连你陈叔叔都拿到了杂志的稿费,最近又在给《知音》投稿子……”

就在几个月前,宋明瑜记得自己和弟弟刚搬来时,大家都还是谈“个体户”色变,如今春天快结束了,改革的春风还真就吹得胡同里头满地生金。

尤其是陈继开,之前对个体户,对搞副业,那可是持悲观态度的,如今竟然也主动投身挣钱的汪洋大海中,宋明瑜哪还不明白林香的想法,她林姐是跃跃欲试的同时,又被陈叔叔刺激到了。

好不容易迈出这一步,哪还有缩回去的道理,宋明瑜举双手双脚支持:“林姐,我支持你做这个副业,反正累了就歇歇,不累就做,挣个生活费多好!”

……

都是四个轮子,出租车却不用停靠站点,上人下人,一脚油门就给送到了针织胡同门口。

这亮黄色的铁皮盒子顿时吸引了一大票注意力,等陈继开打开后备箱,里头搬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电视机包装箱,人群更是鼓噪了起来,“林香,你们家这是买电视机了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