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如今,他将玉佩给了沈姑娘,可见是心意已决。
&esp;&esp;她懂了
&esp;&esp;容太妃再一次看向掌间玉佩,将上头的“蔺”字牢牢刻在心尖,再抬头时,面色已恢复往日的平静温和。
&esp;&esp;“江夫人,果然是块好玉。”
&esp;&esp;容太妃笑着,将玉佩递还了回去。
&esp;&esp;长公主看到此处,眉头微舒,心头担忧才算是落了地。
&esp;&esp;母妃与蔺伯伯的旧事,当年出发和亲前,母妃便告诉她了。
&esp;&esp;母妃当时落了泪,忧心她会觉得这是对父皇的不忠,可她只是无比心疼母妃。
&esp;&esp;父皇坐拥后宫三千,这朱红宫墙之中不知拘住了多少如花似玉的好女子。
&esp;&esp;父皇可以三心二意,左拥右抱,母妃心中为何就不能藏个旧日的少年郎呢?
&esp;&esp;且父皇后来独宠宸妃,她们母女度日不易,和亲危机到来时,最后还是蔺伯伯替她们筹谋了前路。
&esp;&esp;今日之所以将沈姑娘召进宫,也是想听听早朝之事的前因后果。
&esp;&esp;万一这是蔺伯伯与江浔的计划,她也担心贸然行动反而坏了事。
&esp;&esp;四人一同坐下后,长公主这才意有所指地说道:“江夫人,这里没有外人。”
&esp;&esp;长公主此番归京带的人虽不多,但以她的手腕,护住慈宁宫还是绰绰有余的。
&esp;&esp;沈嘉岁闻言再无顾虑,便将昨夜今日以来,她与江浔商议出的猜测和打算细细说了。
&esp;&esp;长公主听得眉头紧蹙,沉声道:“要定崔道元的重罪,蔺伯伯此番身为引子,少不得也得受罚。”
&esp;&esp;“但只要能保住性命,这都是小事。”
&esp;&esp;“可若圣上当真属意瑞王,你们随即又将瑞王击垮,圣上定立刻就会反应过来,自己被蔺老摆了一道。”
&esp;&esp;“嘉岁,这是一个帝王所不能容忍的,如此一来,蔺伯伯怕是必死无疑。”
&esp;&esp;长公主果然聪慧,言语间一针见血。
&esp;&esp;沈嘉岁神色凝重地点了头,又没忍住叹了口气,“长公主,这也正是我与阿浔的痛苦之处。”
&esp;&esp;“如今局势已然照着老师的计划走下去了,我们若无所作为,便白白浪费了老师的心血和付出,若竭尽所能,又将老师”
&esp;&esp;沈嘉岁眉头紧紧揪起,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esp;&esp;“阿浔是最了解老师的人,所以他还是去寻了张御史,张大人刚正不阿,又因着阿浔的提醒走在了前头,查出吏部和崔家之弊是迟早之事。”
&esp;&esp;“瑞王爷手持‘利器’,本是待时而动,可一旦崔家面临倾覆,他必然急不可耐地要对我沈家出手。”
&esp;&esp;“毕竟这时候对瑞王爷而言,就算拼个两败俱伤,只要皇孙殿下这边也有诟病之处,到时候矮个子里拔高个,他未必就会输。”
&esp;&esp;“关于我沈家之事,我与阿浔从未瞒老师分毫,却没想到,恰是此事叫老师动了以身入局,彻底铲除隐患的念头。”
&esp;&esp;那书信之局若是做得好,必能给瑞王爷一次痛击。
&esp;&esp;但崔道元做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尚书,势力早已盘根错节。
&esp;&esp;再者圣上心思不明,万一瑞王爷此番被拉下马,却又被圣上与崔道元联手揭过去,他们后头的路可就难走了。
&esp;&esp;所以蔺老选择了先发制人,探明圣上心思的同时,又拔了崔家这颗尖牙。
&esp;&esp;当然,崔家受难期间,瑞王爷少不得要到圣上面前求情。
&esp;&esp;若这时候圣上透露,他属意之人就是瑞王爷呢?
&esp;&esp;思及此,沈嘉岁面上闪过冷芒。
&esp;&esp;圣上摇摆犹豫了这么多年,如今一边磨刀霍霍向崔家,一边又说早就属意瑞王为储君,瑞王敢信吗?
&esp;&esp;偏偏崔家未倒台之前,圣上也断断不可能下立储的旨意。
&esp;&esp;否则到时他有个“三长两短”,瑞王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新帝了,而崔家转眼间就可死灰复燃,显赫更胜往昔。
&esp;&esp;到底是龙庭问鼎,至亲至疏。
&esp;&esp;这天家父子、手足间的恩义信任,可都是圣上这么多年,亲手一点一点磨掉的啊
&esp;&esp;成全了他
&esp;&esp;沈嘉岁话音落下,殿中不免陷入了沉默之中。
&esp;&esp;长公主清楚,有蔺老这一举,他们这边的胜算委实要大多了。
&esp;&esp;但是连她也觉难以置信,蔺老如何在十多年前就有此打算,而后步步为营至此。
&esp;&esp;拓拔宁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她实在想不通,便直接问出来了。
&esp;&esp;沈嘉岁闻言也摇了摇头,这些事除非亲口问到老师面前,否则只怕——
&esp;&esp;“本宫或许知道些。”
&esp;&esp;这时候,沉默良久的容太妃突然开了口。
&esp;&esp;见长公主她们都将目光投了过来,容太妃便低声道:“本宫所知,也只是一些旧事,但想来是有些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