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定。
周小满但笑不语。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天,周小满两口子就陪着余秀莲坐车去了梅子那里。
跟梅子,周小满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
“主要是给老人家找点事做,工钱倒不用给,也是打发时间。”
梅子却不答应。
“哪有只干活不拿钱的道理。先一天给五毛,之后再看情况。”
周小满还要拒绝,梅子却道:“这点钱在我跟你大哥这里不算什么,可老人家却会有奔头。再说了,你做你婆婆的主算什么。人家想的,可不一定跟你一样。”
周小满这才没多说什么了。
也不知道梅子是怎么跟余秀莲说的,当天晚边回来,余秀莲走路都是带着风的。
“闹闹就让王婶子去接吧。我也好安心帮你嫂子做事。”
周小满哭笑不得,心下却是对梅子佩服得紧。
人情世故上,自己明明多活了一辈子,还是比不上嫂子。
她感叹着,也就撒开手彻底不管了。
就这样,全家人都忙碌起来。
余安邦忙工地,余秀莲忙缝补衣服,余闹闹两兄弟忙着上学,周小满则是忙实验是与学业。
日子过得飞快。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底。
全家人合计着回家一趟。
国庆节,周小丽家给老二办百日。
周小满索性给余闹闹请了几天假,她自己也请了几天。
忙完周小丽家的百日,她们自家还要搬家。
新房已经竣工了。
只有小宝不高兴。
国庆节三天假,偏偏中秋节又没有连着,他还要赶回来上课,比大家少玩好几天呢。
全家人回了乡下。
到了周小丽家办酒的这天,周小满头一天就歇在了娘家。
这两年,周小丽赚了不少钱。张达强每个月的津贴又寄回来了,两口子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要不是周小丽要干活,静静没人看着,她也不会再住在娘家。
即便如此,他们两口子的家又翻新了一遍。
重新粉刷了墙壁,厕所厨房也新建了,屋顶也换上了瓦。
整个屋子布置的还挺温馨。
今天的百日宴,不再是摆在娘家,而是直接在自家家里。
一大早上,从几个伯伯家借来的八仙桌,已经摆在了外面的坪上。
周小满家几个姑姑伯娘们,领着各自的儿媳妇,已经忙开了。
洗菜的,洗碗的,泡茶的,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靠近厨房的外墙,临时砌了个灶。灶上是一口大锅,锅里正咕噜噜做着扣肉。
孩子们成群结队,在厨房里探头探脑,时不时趁着大人不备偷菜吃。
被大人们一通呵斥,很快就一哄而散。
周小满好不容易从人群中逮到脏兮兮的余闹闹,带着他回屋换了一件衣服,又重新洗了个脸,又再三告诫他不许调皮,这才又去忙活了。
到了中午,饭菜上桌了。
足足摆了八桌。
全是周家人。
百日没有请生产队的,大部分是娘家人。
当然,张家人不作数。
自打那回张达强与父母彻底闹翻,张家人已经好几年不跟他们来往了。
大家热热闹闹围在桌上吃饭,边吃边说着近况。
都是些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