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连忙否认,“君上误会了,臣不是想劝君上收回成命。
臣反而觉得小公主德才兼备,能得到这个封赏更体现君上用人的不拘一格,实在是实至名归。”
说了这么多,嬴政让李斯赶快收回拍马屁的话,有事说事。
“君上,臣刚刚是想起了小公主在把玻璃方子交给臣时跟相里明说的一番话。”
嬴政来了兴趣,“是什么话?”
“当时相里明问小公主,臣是法家人,为什么这种明显是墨家人更合适的事情要交给臣来做。
当时小公主说的话让臣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小公主说,百家其实并无区别,正如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过来也成立。
万事万物最后都重归于一,百家追求的最后也会是殊途同归。
既然这样,百家只是道路选择上的不同,界限又何必那么清楚。”
嬴政听完之后,第一反应是小鱼儿这个想法跟当初吕不韦的杂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廷尉这是因为小鱼儿的话准备改变法家的信仰了?”
李斯摇摇头,这倒不至于因为一句话就推翻自己大半辈子的追求,“臣只是觉得或许可以多看看其他学派的思想。”
嬴政此刻非常放松,还有心思打趣,“廷尉博览群书,见识广博,曾经与其他学派辩论也不落下风,现在怎么还说要多看看其他学派的思想?”
“以前看其他学派是抱着反驳和找茬的心态,现在斯是抱着学习和发现的心态,目的不一样,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
嬴政非常认同李斯的想法,也非常支持,直接表示有什么需要直接提。
李斯感慨,又是君臣相宜的一天啊。
李斯是开心了,这边接到嬴政旨意的扶苏倒是一头雾水的。
一手拿着《吕氏春秋》,一手揣着嬴政的封君诏书,扶苏回了家。
回到家的扶苏还是觉得这像一场梦。
王舒看着扶苏魂不守舍的样子,关心道,“夫君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扶苏看了一眼王舒,然后在王舒关切的目光中拿出了封君诏书。
“这是……封君诏书?父王要给夫君你封君?”王舒惊讶开口,所以自家夫君是因为高兴才变成很这样的?
扶苏复杂的看了一眼王舒,“你打开看看里面的内容再说。”
不明所以的王舒打开来,才读了没几句话,就发现不对了。
这时,扶苏开口道,“这是封君诏书不错,但不是给我的,而是给小鱼儿的。”
“可是小鱼儿才多大啊,你这做父亲和还没封君,小鱼儿就封君了,会不会不好啊。”
王舒脱口而出的话有点扎扶苏的心了。
不过好在扶苏也不在意,反而是附和王舒道,“如果是那种只拿俸禄,不领实职的还好,但是看父亲的意思,给小鱼儿的就是实职封君的待遇啊。”
相比实职不实职的问题,王舒更关心的是小鱼儿的封地在哪里,“若是小鱼儿的封地离咸阳很远,那我就跟着小鱼儿走了。”
扶苏被自家夫人这种要女儿不要夫君的做法伤到了,“阿舒,你这抛夫的行为绝对不值得提倡!”
王舒也很有理由,“小鱼儿才多大,我不放心。”
别说王舒不放心,就是扶苏也不放心,小鱼儿多大他都不放心。
“不过好在这个问题父亲已经考虑到了,小鱼儿的封地离咸阳很近。”
“很近?是哪里?”
扶苏转身拿出简易的地图,咸阳城外的一处画了个圈,“以养殖的庄子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父亲都给了小鱼儿了。”
王舒是希望赵子瑜离得近些,但是没想过离得这么近啊。
在咸阳城外的封君,还是能自行治理的封君,如果未来的秦王不是扶苏,那小鱼儿还有活路吗?
王舒的担心正是扶苏的担心,“不知道父亲给小鱼儿这样的封地是什么意思,是单纯的疼爱孙女还是有别的想法呢。”
但无论怎么样,这都逼着他必须为成为秦王做准备了。
王舒瞧着扶苏渐渐坚定的目光,担忧道,“夫君这是有了决定吗?”
扶苏一把揽过王舒,“以前只是觉得,无论是做秦王还是做臣子都没什么区别,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大秦能好好发展就够了。
但是现在没有选择了,我不成功你和小鱼儿就很难有好下场的。”
王舒靠在扶苏怀里,双手环住扶苏的腰,“去做吧,我和小鱼儿都在你身后的。”
同时王舒也让扶苏不要怨恨嬴政,“父王是秦王,考虑的事情肯定是更多的。”
扶苏吻了吻王舒的头发,“谢谢你阿舒。”
诏书的事情王舒知道了,但是“夫君你为什么带了本《吕氏春秋》回来?”
自从君上赐死吕不韦之后,《吕氏春秋》早就被收拢到了宫中,民间已经不许私自传播了。
因为不确定君上的想法,所以宫中的《吕氏春秋》一直没多少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