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不远处没有离开的祖孙二人组,嬴子瑜不*懂,“父亲和仲父为什么要笑?”
嬴政揉了揉嬴子瑜的脑袋,“因为你仲父蠢。”
“嗯?为什么?”
“因为他明知道寡人立了扶苏为太子,明知道寡人中意的秦三世是小鱼儿你,还在这边揣测寡人会猜忌你们,蠢。”
嬴政虽然这样说,但其实没生多少气,他也知道公子高的担忧,毕竟历史上这些因猜忌而父子失和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公子高不知道的是,他是亲身经历过未来的,现在什么猜忌,对他来说都不如大秦二世而亡的恐惧大。
至于嬴子瑜,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嬴政说要传位给她,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传位给我?我吗?”
甚至嬴子瑜还惯性的认为,“我是女子也能做皇帝吗?”
嬴政敲了一下嬴子瑜的脑袋,“我大秦血脉怎么不可以做皇帝只要你能让大秦千秋万代,如何做不成?”
虽然但是,封建王朝应该不能千秋万代。
脑袋上又是一记重击。
嬴子瑜抱着脑袋,“虽然不能千秋万代,但是能保证不会三世而亡!”
嬴政手一顿,嬴子瑜在嬴政又要动手的时候,率先躲开了,“大父,你放心,历史能改变的!”
嬴政最后的手还是没有落下来,“记住你对寡人的承诺,对大秦的承诺。”
第125章遇见又一个历史名人(三合一)
自从上次嬴子瑜终于配比出合适的水泥之后,嬴政高高兴兴且毫不客气拿走了,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的咸阳城铺设水泥路。
对此,大臣们颇有微词。
“君上刚刚统一六国没多久,本就计划着泰山封禅,都是些劳民伤财之举,而且国库本就不富裕。
如今又要征发徭役,岂不是雪上加霜?
难道大秦民不聊生,百姓九死存一就是君上想看到的大秦盛世吗!”
敢当着嬴政的面这么骂嬴政的除了一些耿直的儒生外也只有淳于越了。
好巧,淳于越也是儒生,因此这人骂的格外狠厉,甚至有一种就骂这一次的决绝。
听到这话,嬴政上扬的嘴角立马拉了下来。
他本来就打着和大臣们分享喜悦的心情说的,结果没得到想要的反应不说,居然狠狠被骂了一顿。
“寡人不过是新得到一个与民生有益之物,准备修一条水泥路看看成效而已,怎么在诸位心里寡人所作所为就是劳民伤财,寡人就是做步那夏桀商纣后尘之人了?”
嬴政甚至心里都觉得委屈,夏桀商纣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玩乐,但他不一样,他拿到水泥第一反应都没准备给他的咸阳宫铺路。
虽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淳于越说的太严重了,但是考虑到他们目标一致,加上有愿意出头的人,所以也就没有立马表态。
淳于越看着嬴政的样子就知道嬴政心里的想法,丝毫不畏惧,“君上说的与民有益之物如果没有财力支撑,与那祸国殃民之物有何分别?献给君上此物的人又安的什么心?
臣所言所心皆是为了大秦,如果君上非要一意孤行,那臣今天就撞死在这朝堂上,免得未来见证大秦的末世。”
嬴政没想到淳于越不仅对自己有意见,而且还将脏水泼到了自家孙女身上,眼神立马变得凌厉,“你找死!”
他不介意儒生骂自己,千古功过,他颠覆的常理太多,注定是风口浪尖的人,但是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家小鱼儿被污蔑。
见嬴政这个表情,一部分人认识到淳于越刚刚的话触及嬴政的逆鳞了。
这水泥他们猜都能猜到是小公主呈献给君上的,小公主在君上心中的地位如何他们不是不清楚,现在攀扯小公主心怀鬼胎难怪嬴政变脸。
“君上息怒!”一些人连忙出来打圆场。
嬴政环视了一圈为淳于越请罪的人,最后又看向淳于越,“寡人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收回你刚刚说的话。”
淳于越依旧不卑不亢,“满朝文武,李斯为陛下马首是瞻,佞臣;王翦、蒙武只知带兵,莽夫;王绾、冯去疾明哲保身,庸碌;至于周青臣、赵高之流,小人。
他们不敢说的话臣说,臣只为心中俯仰无愧。”
完全没有参与这次交锋的李斯等人好好地就被扇了一巴掌,这下真的起了弄死淳于越这个清高之人的心了。
尤其是李斯,刚想出声反驳淳于越就被嬴政制止了,“难道在你心中,大秦除了你就无其他能人了?”
“臣敢于直谏,强其他人数倍。”
“你既然想死,寡人成全你。”
淳于越仿佛得到赏赐一般,郑重磕头谢恩,“谢君上!”
嬴政气笑了。
在千钧一发之际,扶苏出面阻止了,“君上,淳于越所言有误但罪不至死,还请君上网开一面,不如削了官职,罚去学宫教书如何。”
说着示意淳于越请罪,但是淳于越不为所动。
“君上并非是黄口小儿,也非初登大宝,往常听信博士仆射周青臣谄媚之言也就罢了,不过是歌功颂德的玩意儿。
但如今在这群人的鼓舞下,君上不顾大秦现状,忘记先前定下的休养生息之策,横征暴敛,为臣者若不及时劝谏,如何有脸面对天下百姓?如何面对所学礼义廉耻!”
嬴政看着扶苏,“不是寡人不愿意放过淳于越,而是他自己找死。
太子,仁善是好事,但是仁善挡不住上赶着找死的人,不然你问问其他人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