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我也爱你。最爱你,只爱你。”
“娘子,我有些想睡下了……”
“睡吧素素,我陪你。”
……
冬至这日,姜素吟并未撒手人寰,他坚持到了第二天。
清晨他与姒玉一道醒来,容光焕发,年至三十仍有不输青春年少时的好颜色。
姒玉始终牵着他的手,与他一道洗漱。单手持物有些困难,姜素吟没有拿稳巾子,眼瞧着擦手的巾子就要落入水盆中,姒玉眼疾手快地为他接住,笑着替他擦拭。
“娘子真厉害。”姜素吟情意绵绵地看向她羞涩道,眸光亮晶晶的。
姒玉侧头与他低下来的头碰了碰,心中只道:真想将他永远留住。
“还有更厉害的呢。”说着姒玉就将他打横抱起,直接将他抱回床榻上靠坐着。
“娘子……”她抱着自己毫不费力,姜素吟的面颊更加红了。
“早膳一会儿就来,我先给你念念书吧,上回一起去揽秋山看瀑布,我记得你很喜欢那儿,刚好这本游记就是写那里的。”姒玉瞧见矮桌下面的柜子里有一本《人间揽秋》,提议道。
“好,都听娘子的。”姜素吟自然不会拒绝。
就这样,他依偎在姒玉怀中,安静地听她的声音如同连绵春雨注入心头。
“嗒……”意识溃散前,姜素吟感觉到手上落入一滴水珠。
是下雨了吗?他抬头看向姒玉,视线却变得越来越模糊。
看来不是雨,原来是真的要说再见了……陛下,您千万不要为素素难过,素素祝您百岁无忧……最后,因为无法开口,他在心中默默道。
姜素吟是在姒玉的怀中带着微笑去的,神情安静祥和,仿佛只是如昨晚一般沉沉睡去。
昔年成亲之时他做的火红狐狸布偶仍在床头,也在同他一样甜甜地对着她笑。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注)。姒玉心中不禁掠过这句感叹,她沉默地将他放平在榻上,伏在榻边为他整理仪容。
“陛下,皇后,膳食来了……”食官姗姗来迟,却见姒玉背对着她抬手。
握着托盘的手紧了紧,食官瞬间明白了一切,默默退下。
……
皇后薨逝,姒玉亲自盯着他的身后事,她准备将灵台就设在这里,从此之后在她这朝,不再启用这座宫殿。
一番忙碌后已至夜间,她屏退所有人,独自站在椒房殿的屋檐下。
绵绵细雨不知从何时开始降落,滴滴答答敲打着头顶瓦砾,仿佛告别时的呢喃又绵长了些。
一滴泪自眼角蓦然滑落,与此同时姒玉向檐外伸出手。冰凉的雨水落入掌心,仿佛姜素吟最后留给她的温度。
其实她心里不遗憾的,只是有些舍不得。
一顶漆黑的大伞忽而出现在她眼前,姒英撑着伞走至她身前,安静地注视着她。
“母亲……”姒玉怔怔地看向她,抬步便要踏入雨幕。
姒英却比她更快,大步走向檐下,收起伞止住她的动作:“虽是小雨,但冬夜寒凉,莫要冻着了。
姒玉扑进姒英怀中,六十岁的姒英身体仍旧硬朗,她趴在姒英的坚实有力的肩膀上,泪水沾湿她的衣襟。
“母亲……我没事的。”姒玉微微哽咽道。
“我知道,我就来陪陪你。”姒英轻抚她的肩头温声道,“这个时候,我应该陪在你身边的。”
***
姒玉登基这六年来,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在朝野、民间的名声都极好。
她与姜皇后的恩爱故事也在闺阁男子间经久不息地流传,都道是永煦帝爱极了姜皇后,三千弱水最爱他这一瓢,闲暇时常常带他出游,不少人都见过帝后亲昵的身影。
而姜皇后也大度贤良,将后宫管理得格外和睦,是天下男子最好的典范。
是以百姓纷纷为这位皇后的离去而难过,也为年轻有为的陛下骤然失去爱人而感到疼惜。
大周皇后薨逝不举国丧,姜素吟成了近年来第一位被百姓自发悼念的皇后。姒玉也请姒英替她监朝七日,她要亲自为姜素吟扶棺落葬。
灵台停在椒房殿,从特殊温房取来的百花装点着棺椁,姜素吟在花丛中安静沉睡。
姒玉没有大肆置办丧仪,只按照流程完整、事必躬亲地走了一遍。
“其它的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好好送走他最重要。”她这般道。
大巫对着灵台抚琴,姒玉亲自为他吟诵着往生咒,她要为他的往生路送上最好的祝愿。
而别的郎君则依照宫规,跪在灵台前为他们的主夫送行。
他们按照位分依次跪在地上,不停地拭泪,除了同崔潋一起跪在最前的裴臻。
他低着头,实在做不到为一个男子哭泣,只得一遍遍想着昨日的三声丧钟响起,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姒玉默默为姜素吟垂泪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