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液在杯中摇晃,倒映出他迷茫的神色。
他莫名有些烦躁,抬眼看向谢苓,淡声道:“不必如此麻烦,有什么…直言便是。”
“你为我做事,合情合理的请求,我会应允。”
他盯着谢苓的脸,见对方忽然收了笑,琉璃色的眸子映着亭外的雪色,暗淡而疏冷。
他心中冷笑。
果然是有事相求。
谢苓的目光轻轻落在谢珩紧绷的下颌,复而越过他的肩头,看向亭外苍茫的雪色。
她酝酿了一下情绪,叹了口气转回视线,有些伤感:“堂兄…原是这么看我的。”
轻而软的声线在亭中蔓延,他心口弥漫出愧疚之感。
良久,他听到了滞涩的声音响起:“不…我只是……”
谢苓却忽然笑着抬眼,眸中倒映着他冷淡的面容:“堂兄不用解释。”
“是我不该卖关子。”
她明明在笑,唇边梨涡若隐若现,可那明亮的眸底,却有显而易见的伤感。
只见她从袖口中拿出个巴掌大的锦盒,递了过来,语气是佯装的轻快。
“我听府里的侍女说,今年十一月十五是堂兄的及冠礼。”
“那段时间你还在荆州赈灾,我本想买了礼物寄过去,可那时铺子才刚起步,还未有什么营收,买不了太好的东西。”
“遂想着等堂兄回来了,再补上这及冠礼。”
说着,她忽然有些赧然:“只是,没想到一个月了,铺子还是没什么营收。”
“思来想去,便在亭子布置了一番,准备了件普普通通的物件。”
“还望堂兄莫要嫌弃。”
听着,谢珩心中五味杂陈。
他的确是今年十一月十五及冠,可奉使在外,原本计划的冠礼便搁置下来。
后来回府,又出了金矿一事,谢崖便理所应当将及冠一事彻底遗忘。
这段时间,朝中不是没有风言风语。
毕竟及冠是关乎家族传承的大事,要经过占筮、加冠三次、赐字等流程,每一项都显示这此人在家族中的地位。
可他的冠礼,迟迟没有动静。
他倒是不大在意,毕竟谢崖夫妻跟他只是表面亲属。
若是他想办这冠礼,自然无人敢拂他的面子,有人争着抢着去做。
及冠二字对于他而言,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名词罢了。
毕竟最重要的赐字一事,十六那年已经由先生做了。
“士衡”二字,便是先生对他的期望和告诫。
可不知为何,分明不在意这件事,但在听到谢苓这些话的片刻,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名为“感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