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最初从面馆听来,也亏得女娘们细心。
“不止江州,周边其他地方也有好些人得了消息,去外地干活。”
孟跃神情凝重,食指无规律的点着桌面。时下不比现代,只路引文书一项就能难住不少平头百姓。
那么多人离开旧土,官府也无动静?
“可说具体去哪里。”孟跃问。
女娘迟疑摇头:“杜郎君带人拦截了十来个人,一盘问发现那群人知道的也很少,问他们怎么敢背井离乡,他们说都是某同乡某亲戚带着,只晓得做苦力,每日一百二十文钱,每天一顿干的。但具体去哪里,接头人是谁,他们都不清楚。”
另一名女娘跟着道:“郎君,杜郎君秘密派人打探,那细作差点折里面,据说最开始去福州,但中途吃了队伍里发的食物和水,昏昏沉沉,到了福州又被转去大船,那细作心下大骇,仗着水性好,跳水逃回一截,只说那大船是准备南下。”
福州已是南方,还要南下,难道出海不成?
孟跃面色不变,心中回忆瑞朝舆图,从福州南下途径哪些地方,忽然她目光一凛。
两名女娘悄声退出,留孟跃思索。
书房里的花烛亮了一宿,次日一早孟九陈昌等人被唤了来,孟跃将一张标注过的舆图给他们瞧,顺势说起江州之事。
孟九和刘生对视一眼,“郎君,难道是……”
陈颂抓耳挠腮,催促:“是什么啊。这个时候别打哑谜了。”
众人目光落在孟跃身上,孟跃神情肃穆:“我现在只有四分猜测,并不敢肯定。”
陈颂很急,孟九嗔怪他一眼,陈颂率先嗅到一阵绵绵香气,大脑空白一瞬,随后感受到耳朵被提起,孟九飞快讲述孟跃曾经反击六皇子一事。
陈颂终于回过神来,脸胀红一片,吭哧吭哧:“说话就说话,你怎么揪我耳朵?”
孟九见他窘迫模样,止不住笑,无意瞥见刘生直勾勾的目光,孟九笑不出来了。
她撇开陈颂在桌边坐下,陈颂立在一侧也不追着问了,屋内安静,听孟跃言语。
当初六皇子封地桐州,就在东南那一块儿。
孟跃推测:“大船南下入海,届时绕一圈转去桐州,若有人追究,还可推脱那些人死在海外,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法对证。”
陈昌迟疑:“郎君,这些都是您的猜测,并不能证明真的是桐王掳掠的人。”
孟跃颔首。
杜让的人机敏有余,胆气不足。但转念一想,人家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总会格外惜命。
吴二郎想了想,“郎君,我去桐州查探罢。”
他体格壮实,其貌平平,刻意收敛气势后,就是寻常庄稼汉,应该会是对方想要的青壮。
“很危险。”孟跃提醒他,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一旦入了桐州,就是桐王的地界儿,孟跃鞭长莫及。
当初孟跃能坑桐王,是因为有心算无心,先发制人才胜的。如今桐王只会更警惕。
孟跃环视屋内众人,目光落在他们鲜活的面上,这些人都是因为相信她,才为她出生入死。